#監測
-
涉逃兵遭拘提 藝人陳柏霖、張書偉50萬交保
|社會藝人涉嫌逃兵役,繼藝人王大陸等人遭到起訴後,經內政部清查,發現92案與個案有高度共通性。檢方今(21)日發動第3波搜索,拘提藝人修杰楷、陳柏霖、Energy團員張書偉等人到案,涉案的4名藝人獲35萬或50萬交保。原本坤達也在約談名單,但他因工作關係目前人在國外。不過面對逃兵狀況頻繁,國防部長顧立雄回應,將來體檢血壓異常必須住院24小時監測複檢,避免有槍手替代。
-
初探馬太鞍堰塞湖深20公尺 蓄水量可能較推估低
|地方目前中央確認馬太鞍溪堰塞湖穩定溢流中,尚無再次潰決風險,不過相關監測工作持續進行,日前成大團隊初步掌握湖深20公尺,蓄水量有可能比推估的低。農業部農村水保署也釋出災前災後的衛星影像比對,由於近期降雨較少,崩塌地呈現相對穩定的狀態。
-
預知災難紀事: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事件【我們的島】
|環境9月23日下午兩點三十分,位於花蓮縣萬榮鄉馬太鞍溪上游的堰塞湖,在樺加沙颱風帶來的豪雨中發生溢流,導致潰壩,狂暴的泥流沿著溪床宣洩而下,硬生生沖斷了馬太鞍溪橋,洪水越過堤防,灌入街道,吞沒民宅與聚落,宛如末日般的場景,震撼全台。從堰塞湖成形到溢流,這場災難帶給我們哪些啟示?
-
新竹堰塞湖蓄水量達20泳池 林保署:無潰堤風險
|地方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堤重創光復鄉,目前全台有2處監測中的堰塞湖,另一處在新竹泰崗溪上游。新竹縣今(1)日表示會加強與中央聯繫、掌握堰塞湖的影響範圍,若有強颱豪雨就會撤離居民,林保署表示目前蓄水量約20個標準泳池大小,因穩定溢流所以水位有降低,目前沒有潰堤風險。
-
挖埋。美濃大峽谷|為什麼盜挖盜埋無法杜絕?【我們的島】
|環境高雄美濃爆發農地盜挖盜埋事件,一處處農地被挖開,外界戲稱為「美濃大峽谷」事件,引發各界關注,檢警追緝查辦,釐清案件真相,該如何杜絕盜挖盜埋的不法事件?
-
馬太鞍溪堰塞湖仍紅色警戒 李鴻源:應無立即風險
|地方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目前壩頂高度82公尺、剩餘水量610萬噸,但仍維持紅色警戒,先前曾經示警要留意管湧現象的前內政部長李鴻源今(29)日表示,管湧的問題已降低,目前應該不會有立即風險。而在馬太鞍溪橋上游架設微地動訊號測站的陽明交大團隊學者趙韋安揭露,堰塞湖溢流時,監測訊號跟崩塌、洪峰的相對關係,希望未來能讓決策單位更容易針對災害進行預警。
-
馬太鞍溪堰塞湖為何潰壩?監測團隊告訴你【訪問全記錄】
|環境馬太鞍溪堰塞湖9/23先溢流再潰壩,重創花蓮縣光復鄉。林業與自然保育署及內政部委託陽明交大及台大團隊,從七月起持續監測堰塞湖、模擬致災範圍,也規劃溢流時的撤離計畫。 公視新聞實驗室訪問到團隊中,負責監測的陽明交大防災與水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林志平、研究員李國維,以及負責撤離範圍評估的台大土木系教授游景雲,並整理列出採訪原始問答。
-
堰塞湖潰壩災民控未獲撤離通知 中央與地方說法一次看
|社會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潰壩致災,已知造成14人死亡。有受災戶控訴未收到政府告警通知,對此花蓮縣府稱都有廣播撤離,中央則強調已示警建議強制撤離。堰塞湖警戒與撤離通知由誰負責?中央與地方各自在何時要求撤離?「垂直避難法」為何引發爭議?
-
是溢流、潰壩還是潰堤? 馬太鞍溪堰塞湖形成始末一次看
|社會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昨(23)日兩度溢流,不僅沖斷馬太鞍溪橋,大量溪水夾帶泥沙淹進光復鄉市區,造成十多人死亡、逾30人受傷。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是什麼時候形成的?水淹進光復市區是因為溢流、潰壩還是潰堤?堰塞湖致災前有任何有效的應對方式嗎?
-
集束炸彈去年釀全球314人傷亡 監測報告:逾6成為烏克蘭平民
|全球全球因集束炸彈造成的平民傷亡持續升高。國際人道組織最新報告顯示,2024年共有314人因集束炸彈傷亡,且烏克蘭平民占了超過6成;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烏克蘭已有逾1200名平民因集束炸彈死傷。此外,去年遭未爆彈波及的受害者中,兒童比率高達42%,報告也示警,仍有大量未爆彈散落在農田與學校周邊,讓平民長期陷入危險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