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測
-
全台瘋狗浪AI預警系統將上線 瘋狗浪為何危險?AI如何監測?
|生活為強化「瘋狗浪」預警能力,氣象署宣布與成大共同研發「海岸異常波浪預報系統」,利用AI辨識與預測未來24小時內瘋狗浪發生機率,預計年底將在全台15個濱海縣市建置預警系統。瘋狗浪為何危險?AI預警系統如何運作?民眾可如何查詢瘋狗浪預警資訊?
-
北市新生高架橋見裂痕 市府稱是伸縮縫及灌漿接縫
|生活台北新生高架橋已經通車超過40年,近期卻有網友發現,高架橋疑似有不小的裂痕,趕緊通報市府。台北市新工處回應,這不是裂痕而是橋梁「伸縮縫」,也強調市府從2021年起就有設置監測系統,數據長期呈現穩定,橋梁結構安全無虞。
-
國研院開發「高樓強震預警」 住戶可提前數秒掩護
|生活有些地震震度並不大,但是卻有些高樓會明顯搖晃,主要是出現共振效應,為此,國家實驗研究院的國震中心開發出「先進高樓強震預警系統」,在地震震波來臨之前,可為高樓住戶爭取到幾秒時間,事先掩護,另外震後也可立即警示,若是結構有問題會亮紅燈,建議人員盡快撤離。
-
金山地震與大屯火山活動有關 專家:監測狀況穩定
|生活今(7)日下午3時45分,東部海域發生芮氏規模6.2的有感地震,宜蘭、花蓮震度3級,核安會隨即發布訊息,指出未達核電廠地震儀動作設定點。不過昨(6)日清晨3時23分金山發生芮氏規模2.8的小區域地震,卻讓核一廠的地震儀有動作,氣象署研判與大屯火山群火山活動有關。
-
國衛院、部桃開發洗手監測系統 免監視器且準確率達72%
|文教科技國家衛生研究院和衛福部桃園醫院合作,開發全球首創的AI物聯網監測系統,只要醫護人員配戴「藍芽追蹤器」,就能得知醫護進入病房前後是否有落實洗手消毒行為,準確率達7成2,希望能藉此有效降低院內感染風險。
-
民團指交通噪音恐致失智 環境部擬倍增監測設施
|生活長期處在高分貝的噪音環境中會對人體帶來不適感,環保團體今(11)日和醫事團體一起舉行記者會,強調長期的噪音暴露可能帶來失智、不孕等健康影響,建議政府加強噪音監控。對此環境部強調,已檢討增設監測設施,預計數量增加1倍,加強監測。
-
濁水溪出海口發現石虎出沒 成雲林沿海首次影像記錄
|環境雲林縣麥寮鄉濁水溪出海口的生態監測攝影機,第一次清晰的拍攝到石虎出沒,研判是林保署規劃的保育軸帶與水利署的生態基地,讓石虎從雲林山區林內鄉遷徙到海區濁水溪出海口的生態基地,未來將增設攝影機來確認是個體或族群。
-
日本在南海海槽建新型海底偵測網 估可提前20分鐘預警海嘯來襲
|全球《科學》期刊最新研究指出,日本近期斥資約新台幣35億元,在南海海槽部署新型海底偵測網絡「N-net」,預計將在數月內完工,預估未來可提前20分鐘偵測到海嘯、提早22秒發布大地震警報,除了有助核電廠、新幹線等設施及時應變,也可深入監測「慢滑移」等複雜隱沒帶現象。
-
PM0.1增心肺疾病風險 明年起在台中及高雄試監測
|生活超細懸浮微粒PM0.1,由於粒徑極小,能穿透肺泡、進入血液,進而影響心肺健康。環境部已將PM0.1的相關議題列入未來10年空品政策重點,明(2026)年起將在台中市和高雄市進行試驗性監測,朝野立委都關切相關的監測點是否足夠。
-
英研究證實空污與失智有關 醫界與環團籲政府有效監控
|生活失智症新藥昨(23)日開打,不過醫界及環保團體上午聯合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重視空污問題,因為英國最新研究證實,空污和罹患失智症有關,且恐怕成為國安破口,呼籲政府的空品監測站應增加交通測站,另外也應設置奈米級PM0.1顆粒的常態性監測,才能有效監控及改善空污,預防失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