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費
-
遭環團點名減碳績效差 台塑化:未來盼開發低碳產品
|環境台塑石化今(29)日舉行股東會,環團點名它的碳排放量位居全台工業之首,但氣候績效不佳,有3大不及格,包括減碳目標不符合國際要求等。台塑化表示,113年環境比較艱困,合併稅前損益比前一年減少73.4%,隨著碳費上路會面臨營運成本提高,未來希望開發低碳產品。
-
川普上任動搖全球減碳信心? 彭啟明:恐放緩但不至走回頭路
|環境攸關全球減碳承諾的巴黎協定通過滿10年,美國總統川普2度宣布退出,還取消電動車的相關補貼。環境部觀察,全球減碳也許力道會減緩,但不至於走回頭路,部長彭啓明鬆口,雖然國內碳費如期徵收,但政府不會逼死企業,正在研擬協助困難企業的辦法。
-
川普上任動搖全球減碳信心? 彭啟明:恐放緩但不至走回頭路
|環境攸關全球減碳承諾的巴黎協定通過滿10年,美國總統川普2度宣布退出,還取消電動車的相關補貼。環境部觀察,全球減碳也許力道會減緩,但不至於走回頭路,部長彭啓明鬆口,雖然國內碳費如期徵收,但政府不會逼死企業,正在研擬協助困難企業的辦法。
-
企業建議因應關稅延後徵收碳費 環境部:照既定期程推動
|產經針對美國關稅措施的不確定性,有企業建議政府延後1年徵收碳費,與歐盟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同步於2027年開徵。上午到立法院專題報告的環境部長彭啓明,被問到收碳費會不會導致企業生存困難?他表示目前還是會按照既定期程來推動。
-
環境部擴大列管碳盤查登錄對象 初估共491家業者
|環境國內已經針對排放大戶徵收碳費,接下來要擴大列管碳盤查與登錄的事業單位。包括服務業、運輸業、大專校院等,用電量超過2千萬度或單一場所達1萬千度;另外門市超過100家的連鎖便利商店等還有製造業業者,都要進行用電量或燃料的盤查與登錄。目前初步統計共491家業者,環境部強調不會被收碳費。
-
線上申換護照、擴大癌症篩檢補助 2025年元旦新制一次看
|生活2025年將有多項新制上路,包括最低工資月薪2萬8,590元、時薪190元,軍公教調薪3%、減稅優惠等,另外擴大發放文化幣及癌症篩檢補助,旅宿業不得主動提供一次性備品等措施。
-
碳費預計2026起收費 彭啟明利益分贓說引不滿
|環境部今(23)日正式公布,碳費一般費率每公噸300元,預估後年開始收費,規模約60億元,地方政府蠢蠢欲動,喊出要有一定比例分配地方,只是環境部長彭啟明日前受訪前回應,不希望碳費當成利益上的分贓,對此23日上午國民黨立委嚴正抗議,連執政黨立委也認為應該分配一定比例給地方。
-
地方要求分配一定比例碳費 環長:依《財政紀律法》不可行
|環境國內碳費拍板起徵價格一噸300元,預估基金規模約60億元,有地方首長要求要分配到一定比例的碳費,環境部長彭啟明下午特地出面說明,根據《財政紀律法》無法這樣做。彭啟明也宣布,行政院已經核定政府單位將設置永續長,由各部會副首長與各縣市副首長擔任。
-
環境部估碳費基金規模約60億元 有縣市長盼將部分經費留給地方
|環境日前碳費審議委員會拍板國內碳定價,環境部初步評估,一開始向企業徵收的碳費,基金規模約60億元。針對這筆經費,台中市長盧秀燕與雲林縣長張麗善都公開表示,要至少8成到一半經費留在地方。對此環境部長彭啟明表示,繳錢的企業都希望錢能真正用在減碳的用途上。
-
外界憂徵收碳費房價、電費恐漲 環境部長澄清:是錯誤訊息
|環境環境部近日完成碳費費率審議,拍板敲定碳費費率,不過外界憂心轉型過程除了衝擊到傳統產業,房價和電費也可能會受到影響,環境部長彭啟明今(14)日上午澄清,是錯誤訊息,也向企業喊話,碳費徵收就像是針扎一下的感覺,如果現在不做,未來負擔的成本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