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
-
停電逾1週台南魚塭損失嚴重 台電:光電板直接供電或可行
|地方丹娜絲颱風重創西南沿海,在台南沿海許多魚塭因為停電1週以上導致損失慘重,而這些魚塭旁邊就是光電板,難道不能直接作為魚塭的備援用電?民進黨立委郭國文與鍾佳濱上午舉行記者會,建議光電案場應該建立離網運作設施與切換設備,這樣才有辦法就近供電給魚塭或社區;經濟部跟台電表示技術可行。
-
公私協力改善山屋電網 玉山國家公園與電業廠簽備忘錄
|生活為了提升玉山國家公園的山屋電網效能,國家公園署與民間電業廠合作,導入高效率的太陽能發電設備以及鋰電池儲能模組,儲電可使用10日保護山友,雙方今天簽署合作備忘錄,公私協力改善山屋電網。
-
義大利達文西機場推創新綠能 回收電動車電池建儲能系統
|全球義大利羅馬達文西機場正邁向2030年碳中和目標,為了有效儲能並減少碳排,機場攜手國家電力公司與工業設備業者,推出創新綠能方案,就是回收報廢電動車的二手電池,搭配剛啟用的太陽能發電站,打造儲能系統。不只可供應機場夜間用電,還賦予電池第2生命,實現永續轉型。
-
滿載鋰電池貨車翻覆起火 虎尾交流道周邊封路逾24小時
|社會一輛載運太陽能儲能櫃貨車,昨(6)日中午12時多在虎尾交流道路口翻覆,因車上載有大量鋰鐵電池,受到撞擊可能引起劇烈反應,廠商建議不要移動。今(7)日清晨儲能櫃起火燃燒,直到下午2時左右才熄滅,但截至傍晚消防局還是在現場以水柱降溫,就怕復燃。
-
滿載鋰鐵電池貨車昨翻覆國道 今晨突起火虎尾交流道路口封閉
|地方一輛載運太陽能儲能櫃貨車,昨(6)日中午12時多在虎尾交流道路口翻覆,因車上載有大量鋰鐵電池,受損情況及櫃內氣體壓力不明,廠商建議不要移動,等待靜置到反應結束,但今天清晨時點左右,儲能櫃起火燃燒,在場待命消防局人員以機器人水柱噴水降溫避免火勢擴大,而考量人及車輛通行安全,鄰近道路預計封閉至中午後才能解除警戒。
-
澳洲研究團隊開發新型儲能材料 號稱儲量可達現有材料2倍、有望取代鋰電池
|文教科技風力、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由於屬於間歇性能源,因此如何儲存多餘的能量以充分利用成為一大挑戰。國際期刊《Nature》19日發表一項關於新型熱能儲存材料的研究,該材料每立方公尺的儲能量可達6億焦耳,幾乎是現有材料的2倍。而該材料不僅價格低廉,還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特性。研究人員指出,未來這項新技術有望打造出比現有鋰電池更便宜、環保,且不依賴稀有金屬的新型電池。
-
9月電價審議會決議是否調漲 經長:盼委員看重民生需求
|產經10月電價是否調漲,得看9月電價審議會決議,傳出有審議委員希望,台電能根據能源價格趨勢重新計算成本外,也要提供有無獲得1千億撥補的兩種電價評估方案。針對尖峰、離峰電價差距,台電也在研擬新方案報部討論。至於雲林縣府發函經濟部要統一綠能審查作業規費,否則將暫緩核發執照給再生能源電廠,經濟部長郭智輝表示,會責成能源署拜訪雲林縣府,儘快解決問題。
-
雲林斗六產業園區建儲能廠 里民控未溝通組自救會抵制
|地方因應能源淨零轉型,要提供更穩定電力系統,有綠能公司在雲林斗六產業園區內將建置儲能廠,但因緊鄰住宅擔心安全疑慮,斗六市榴南里民籌組自救會要求停止設置或另尋地點興建。對此雲縣府表示,儲能廠設備建置不需經過地方縣市政府,但應該也要讓民眾充分了解,已將民眾陳情訴求函轉經濟部能源署等單位。
-
聚焦沙漠熔鹽儲能技術 智利拚2040年告別化石燃料
|全球第28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28),首度將「轉型脫離化石燃料」寫入協議,並排定在2050年達成淨零碳排。綠能最大的難題之一是儲存設備,南美洲的智利在2019年就投入綠能建設,利用沙漠提煉的無機化合物,做成太陽熱能的儲存設備。此外,智利的淨零時間表也深具企圖心,預計提前在2040年就全面汰換化石燃料。
-
2050年氫能占9到12% 中油:除了進口也要自產
|環境因應全球淨零碳排浪潮,台灣逐步加重再生能源比例。外貿協會和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今(16)日召開國際智慧能源週展前記者會,中油董事長李順欽表示,2050年氫能將占台灣電力能源的9%到12%,中油將扮演氫能供應者角色,台泥則打造儲能櫃,安全儲存綠能。外貿協會祕書長王熙盟表示,綠能發展初期,產業界不易購買綠電,隨著綠能發展純熟,問題就能逐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