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機器人
-
英研究指ChatGPT恐引發精神障礙 OpenAI:持續調整聊天模型
|全球國外研究指出,民眾若長期與AI聊天,若有扭曲想法可能將擴大,衍生出「ChatGPT精神障礙」風險。對此負責開發ChatGPT的新創公司OpenAI坦言,聊天模型確實曾出現過未能辨別妄想、情緒依賴的狀況,會持續調整模型以檢測使用者是否有精神或情緒困擾跡象。
-
台籍教授領導團隊訓練AI 盼將腦波轉譯成文字助治療
|全球澳洲雪梨科技大學由台灣籍教授領導的團隊,正嘗試透過人工智慧的機器學習方式,希望能把人的腦波翻譯成為完整的句子。如果研發成功,對於中風癱瘓或是自閉症患者的復健與治療,將有不小的幫助。
-
台籍教授領導團隊訓練AI 盼將腦波轉譯成文字助治療
|全球澳洲雪梨科技大學由台灣籍教授領導的團隊,正嘗試透過人工智慧的機器學習方式,希望能把人的腦波翻譯成為完整的句子。如果研發成功,對於中風癱瘓或是自閉症患者的復健與治療,將有不小的幫助。
-
分析師向特斯拉董事會提建言 馬斯克回嗆閉嘴
|全球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宣布創黨之後風波不斷,現在就連力挺他的分析師,都建議特斯拉董事會應該管管他的政治行為;但他也沒在怕,立刻貼文要人家閉嘴。此外,社群平台X執行長琳達雅克里諾(Linda Yaccarino )也在9日宣布請辭,再次引發熱議。
-
美用影音、社群看新聞觀眾 首超越傳統電視及網站
|全球一項全球調查顯示,已經有部分用戶開始使用AI聊天機器人,來詢問並獲得個人化的訊息,跳脫傳統點閱、被動接收的模式。此外,高流量網紅的影音政論頻道影響力也在持續上升,特別是在美國,從川普去(2024)年的勝選,以及回鍋白宮之後的媒體關係,這個現象都更加明顯。
-
AI進入育兒場域 專家指過早接觸將影響腦發展
|全球人工智慧已經深入我們的生活,成為隨身好幫手,許多家長還用它來幫忙育兒,讓現在的兒童很早就習慣於AI的便利,但也面臨過度使用的風險。因為少了自己解決問題的思考推理,以及總結整合的訓練,可能不利於大腦發展,而且要能判斷真假,聰明使用,其實也需師長正確引導。
-
中國1222萬畢業生步入職場 面臨經濟、就業困難壓力
|全球6月是畢業與升學的季節,中國上週末舉行大專入學考試,1335萬人想擠進高等教育窄門。而更嚴峻的是就業市場,因為大環境不佳,5月份出口下跌消費持續緊縮、美中貿易會談維持脆弱休戰、關稅與晶片緊箍咒還在,都讓中國經濟前景蒙上陰影。今(2025)年中國有破紀錄的1222萬個畢業生踏出校園,但這些社會新鮮人馬上面對15.8%的青年失業率,連碩博士生就業都很困難,壓力很大。
-
微軟正式關閉Skype 核心功能轉移Teams
|文教科技美國微軟的老牌即時通訊軟體Skype走入歷史,5日終止服務,主要是因為智慧型手機普及化,類似應用程式雨後春筍。另外聊天機器人ChatGPT開發商OpenAI宣布放棄轉型為營利組織的計畫,將繼續以非營利狀態營運。
-
南韓控Deepseek洩個資給中企 中方反批將經貿議題政治化
|產經繼網路影音平台「抖音」之後,美中之間為IT產業的糾紛持續延燒,這次的主角是人工智慧聊天機器人「深度求索Deepseek」。美方指控深度求索未經用戶同意,擅自將個資轉移給與中國政府有關的機構,聯邦眾議院已正式發函,限期中國業者說明並改善。而韓國的「個人資料保護委員會」24日也指出類似的指控。而這也引起中國政府的反彈。
-
台灣產業AI化調查 7成企業意識AI變革但不諳行動
|產經AI人工智慧浪潮席捲全球,台灣企業要如何在這波浪潮中掌握先機,又會面臨怎麼樣的挑戰?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發布一份調查發現,國內企業雖然已經意識到AI可能為產業帶來新變革,但仍有7成台灣企業停留在不曉得該如何採取行動的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