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病
-
長者聘外籍看護免評新規上路 罕病基金會盼落實重症優先
|社福人權企業跟罕見疾病基金會舉行活動,要讓罕病家庭照顧者透過打羽毛球來喘口氣,基金會表示,目前罕病病患多為極重症,需要一輩子的照顧,面對80歲以上免評,可聘外籍看護工政策上路,擔心照顧資源被排擠,希望政府能落實重症優先的配套。
-
80歲免評巴氏量表將上路 民團籲全面改長照失能評估
|社會8月開始80歲以上不用巴氏量表就可以申請外籍看護工,但社福團體擔心會出現搶工危機,要求政府應該要優先保障重症家庭的需求,同時也主張全面改用長照失能評估。
-
軟骨發育不全症新藥納健保給付 估每年省800萬藥費
|社福人權罕見疾病「軟骨發育不全症」影響病人生長,甚至連如廁都造成困難,生活得仰賴他人協助,衛福部健保署宣布,從今(2025)年5月1日起,將全球唯一可治療這種罕病的新藥納入給付,而首位受惠者,就是年僅13歲的許小妹,未來1年將可省下800萬元的藥費。
-
稱難補繳除籍證明 陸配攜罕病女兒赴內政部陳情
|兩岸移民署日前發出通知,要求約1.2萬名陸配或陸配子女在3個月內補件「喪失原籍證明」,否則將註銷戶籍。而今(16)日一名陸配張媽媽帶著24歲的罕病女兒樂樂到內政部移民署外陳情,強調以前就已繳交相關文件,不懂如今要怎麼補繳,講到情緒激動處更一度落淚。而面對各方反應聲浪,陸委會今天宣布,可用「具結方式」替代的類型擴大為6種;同時也公布3種可以申請「延後赴陸辦理」狀況,並強調遇到任何困難都可反應,政府會盡最大可能協助排除障礙。
-
醫院個別總額將上路 健保署拍板保障罕病治療
|社福人權全台醫院個別總額4月即將全面上路,最近傳出有罕病患者就醫時,碰到醫院以「藥品不夠」一度拒收。罕見疾病基金會呼籲,罕病應該排除在總額管制外,才能避免影響就醫權利。健保署先前則拍板定案,罕病的藥品和醫材都排除在總額管制外,讓患者的權益不會因為制度改變而受到衝擊。
-
結節硬化症表現多樣化 嚴重恐致智能受損
|社福人權罕見疾病「結節硬化症」是一種影響多重器官的疾病,推估台灣病友超過3萬人。但因為疾病表現非常多樣化,有些人可能終其一生都不會發現,因此健保資料庫登記個案僅有792人。台灣結節硬化症協會呼籲,如果未能及時治療,嚴重可能造成智能受損,影響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