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散
-
馬太鞍溪堰塞湖為何潰壩?監測團隊告訴你【訪問全記錄】
|環境馬太鞍溪堰塞湖9/23先溢流再潰壩,重創花蓮縣光復鄉。林業與自然保育署及內政部委託陽明交大及台大團隊,從七月起持續監測堰塞湖、模擬致災範圍,也規劃溢流時的撤離計畫。 公視新聞實驗室訪問到團隊中,負責監測的陽明交大防災與水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林志平、研究員李國維,以及負責撤離範圍評估的台大土木系教授游景雲,並整理列出採訪原始問答。
-
堰塞湖潰壩災民控未獲撤離通知 中央與地方說法一次看
|社會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潰壩致災,已知造成14人死亡。有受災戶控訴未收到政府告警通知,對此花蓮縣府稱都有廣播撤離,中央則強調已示警建議強制撤離。堰塞湖警戒與撤離通知由誰負責?中央與地方各自在何時要求撤離?「垂直避難法」為何引發爭議?
-
崩山湖溢大水致災 外界質疑怎毋先磅破引流
|針對馬太鞍溪的崩山湖,7/25林保署用衛星去看,一開始干焦18公頃闊,到做大水進前煞已經有140公頃,就有民眾咧質疑,這兩個月為啥攏毋去共磅予破?專家表示,因為是咧深山林內,重機具根本就無法度到;而且就算共磅予破,遐原底是一个水庫的水量,若直直衝去水尾真危險,最後才會認為,撤離民眾才是上安全的方法。(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堰塞湖溢流遭疑事前未處理 學者:炸山引流不可行
|社會馬太鞍溪堰塞湖壩頂潰決造成嚴重災情,這座湖是在7月下旬,林保署透過衛星掌握形成,一開始面積18公頃,到潰決前夕已達140公頃,相關單位成立應變小組,啟動空勘和風險初評,9月22日因應颱風造成的豪雨啟動預防性疏散。有外界聲音質疑,為何這近2個月以來,都沒有進行爆破或工程引流呢?有學者指出,堰塞湖位處偏僻,重機具不易到達,另外爆破風險過大,最後認為撤離居民最可行。
-
民怨告警不即時與堤防問題 水利署:溢流較堤防標準多4倍
|地方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致災引發民怨,有受災戶質疑政府的告警通知不即時,也有人控訴沒收到,甚至部分居民不滿堰塞湖形成已近2個月,卻遲遲沒處理。面對質疑,水利署解釋,溢流量超乎預期,比堤防設計標準多4倍,而且橋樑損壞加劇溢流。
-
-
劍魚颱風橫掃越南災情慘重 已疏散近60萬人
|全球颱風「劍魚」橫掃中南半島與中國南方,所到之處帶來強風暴雨與嚴重淹水。越南多省災情慘重,已有民眾罹難,當局部署35萬官兵待命;劍魚稍早掠過中國海南省,目前全面展開救援行動,數百名解放軍官兵投入清理與搶通道路。
-
-
-
南韓200年罕見暴雨 4死2失蹤逾5千人疏散
|全球南韓遭逢200年一遇超級暴雨,中部地區從16日開始就暴雨不斷,已經造成至少4人死亡、2人失蹤,還有超過5000人必須撤離、避難。另外,巴基斯坦也因為進入年度雨季,發生致命水災,過去24小時造成至少63人死亡,6月底至今已經有160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