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熱帶擾動可能成颱釀災 決議採垂直+疏散「混合式撤離」
關島南方海域的熱帶擾動不排除成為今(2025)年第24號颱風「風神」,就怕風雨再重創花蓮災區,光復鄉大同村已經有農田水利署進駐清水圳,而中央前進協調所調整為「中央緊急應變協調所」,下午也召開緊急應變會議,決議避難方式將採垂直與疏散同步執行的混合式撤離,增加將大進村、大全村納入警戒範圍,預估撤離人數約1000多人,預計18日執行。
農田水利署人員來到花蓮縣光復鄉佛祖街與成功街清理水圳,不只是挖出淤泥,還要挖得更深更廣,因為要嚴防可能成型的颱風帶來災情,讓挖起的土堆再次流回溝渠。
水利署人員受訪時說道,「土坡喔?我們會用帆布蓋起來。」
因應熱帶擾動可能增強為今年第24個颱風「風神」,村民趕忙來領沙包防颱,中央前進協調所也改為中央緊急應變協調所來因應防颱所需任務。只是撤離計畫一直沒能底定,讓許多居民不安,15日下午召開的緊急應變會議,也決議採混合式避難,垂直避難與疏散避難同步進行,人數約1000多人,預計18日執行。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總協調官季連成說明,「避難是混合式的,就是疏散撤離是有一部分,然後垂直撤離也有一部分,但是這樣的話人數也有將近1000多位,動用到的車輛很多,大概15輛的遊覽車。」
選擇哪種撤離方式,受災居民有不同考量,不少村落都希望能垂直撤離,留在熟悉的家園;也有人認為村里長同樣高齡,呼籲政府不管採那種方式,都能有公部門人員協助村里長。
馬太鞍自救會成員里新.哈魯蔚認為,「部會都有認養各村嘛,可不可以各部會的人直接協助村里長來做這件事情,才可以有個比較精確的統計,你說要叫這些老人家做,我覺得真的太為難了。」
花蓮縣光復鄉西富村長劉貴滿表示,「村民比較喜歡垂直啦,因為自己的家嘛,不然還要跑出來,這次有那個馬太鞍這個經驗了以後,他們心理上都有準備。」
這次會議也將光復鄉大進村、大全村納入警戒範圍,季連成說,垂直撤離關鍵點在於執行力,會由督導官採先勸導後開罰模式。另外,災區清理進度,15日可將30公里側溝全清完,佛祖街復原工作由國軍全面接管協助,鳳林鎮也預估17日前清完。
花蓮地檢署則將展開災後調查,將朝過失致死和公務員廢弛職務等方向偵辦。在這之前,因應準風神颱風可能來襲,避免災區再受創,防颱準備工作全面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