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建設
-
財劃法這次又吵什麼? 一次看懂統籌分配款、補助款爭議【新聞實驗室】
|政治11月14日立法院三讀通過國民黨版的《財劃法》修正案,這是繼2024年12月20日後,財劃法第二次修正,法案三讀後行政院立刻出面表示將導致舉債5600億,行政院要全面迎戰。到底兩次修法的爭議中心「統籌分配款」、「一般性補助款」、「計畫型補助款」是什麼?修法衍生哪些問題?財劃法未來應該怎麼改才合理?
-
俄羅斯軍隊東線再壓境 烏克蘭獲飆風戰機仍難扭轉戰局
|全球俄烏戰爭將滿4年,俄軍趁冬季大霧在烏東低調挺進,並加強空襲基輔等地。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則為籌措戰爭所需的財源跟先進武器奔走歐洲,當然他還是取得一定的進展,法國總統馬克宏承諾,在未來10年提供100架的「飆風」戰機。但烏克蘭短期內,還是很難扭轉俄軍在東部戰線的步步進逼。
-
「漁電共生」推行五年,是共生還是共爭?【獨立特派員】
|環境漁電共生政策推行五年,「魚電雙收」初衷落地遭遇考驗。制度上,立柱型案場限制養殖作業,光電與漁業權責不清,暴露規劃不足。面對極端氣候、成本上升與微薄利潤,許多漁民選擇穩定光電租金,養殖版圖悄然變動。然而,政策應以養殖為基礎,光電作輔助,投入基礎設施與自用電力。若不持續修正,恐淪為土地變相開發,犧牲漁業生計。政府與業者應完善制度,讓綠能真正「照亮」漁村。
-
歐洲商會發布2026建議書 呼籲台灣提升社會及能源韌性
|產經歐洲商會今(20)日發布「2026年建議書」,呼籲台灣政府強化社會、能源和通訊基礎設施韌性,對於少子化引發的人才短缺也要尋求長期解方。國發會回應,歐洲是台灣第三大貿易夥伴,政府會積極提升AI實力。
-
政院版《財劃法》草案出爐 挹注地方1.2兆元創新高
|政治行政院今(20)日宣布通過政院版《財劃法》修正草案,內容主要為確保中央挹注地方的統籌分配稅款、一般性補助與計畫型補助等3項財源,合計不低於2025年度水準,預計共將分配給地方1兆2002億元,創下歷史新高。草案將送交立法院審議。
-
谷歌台灣新辦公室進駐士林 設美總部外最大AI研發中心
|產經Google台灣新辦公室正式進駐台北士林,月租總價約1.58億元,這也是Google除了美國總部以外最大的AI基礎建設硬體研發中心,不只節能省碳,就連電源驗證實驗室也使用雙向回收系統,將多餘的電傳到台電的電網,不浪費任何電力。
-
輝達最新財報優於預期 川普喊與台合作擴大美晶片產能
|全球美國AI晶片龍頭輝達19日公布最新財報,再度優於市場預期,在資料中心與AI伺服器需求推升下,營收與獲利同步創高,也帶動美股科技股信心回溫。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強調,全球各地正興建AI工廠,包括沙烏地阿拉伯、台灣與美國在內;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則親自點名「台灣朋友」興建晶片廠,重申要靠與台灣合作,擴大美國晶片產能。
-
川普證實將售沙國F-35戰機 外界憂改變區域軍力平衡
|全球沙烏地阿拉伯王儲,穆罕默德沙爾曼(Mohammed bin Salman)訪問美國的前夕,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說要批准向沙國出售的F-35匿蹤戰機。一旦成真,沙國會成為以色列之後,中東第2個擁有F-35的國家,引發外界關注是否改變區域軍力平衡。人權團體也質疑,華府是否在哈紹吉命案爭議尚未完全釐清之際,就以軍售與安全承諾全面解封沙國王儲。
-
研究:古羅馬路網長30萬公里 便利交通造就帝國繁榮
|全球俗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這句話可不是隨便說說,而是有歷史根據的事實。來自丹麥與西班牙的研究團隊,利用衛星照片等資料研究發現,古羅馬的道路網總長接近30萬公里,規模可以比擬幾千年後出現的歐盟。學者指出,便利的交通造就了帝國的富庶繁榮,卻也間接導致它的崩壞與毀滅。
-
南韓總預算破紀錄拼AI建設 向輝達採購26萬顆GPU
|全球南韓總統李在明,以開啟AI時代、晉升全球AI三大強國為目標,公布了總金額728兆韓元,破紀錄的新年度政府預算。其中全球AI晶片龍頭美國輝達,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輝達一顆先進GPU,要價3到4萬美元,有錢也買不到。不過,南韓一下子就獲得了26萬顆,總數量僅次於美國、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