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度
-
降雪減少加上溫度升高 瑞士過去幾年百條冰河消失
|全球瑞士是高山國家,山上的冰河也是有代表性的景觀之一,不過過去幾年來,冰河正在慢慢消失。專家警告,過去幾年間已經有大約100條冰河消失。除了影響自然景觀,更可能引發土石流災情。
-
熱浪來襲!──勞工、高齡長者如何因應高溫衝擊?【我們的島】
|環境炎炎夏日,氣溫屢創新高,面對酷暑,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躲進冷氣房,當極端氣候已經成為常態,高齡長者、戶外勞工,這些特別容易受到衝擊的高風險族群,該如何因應?
-
9月起反聖嬰訊號增機率達6成 全球氣溫仍偏高
|全球聯合國氣象組織與美國最新研究指出,9月以來反聖嬰訊號增強,發生機率達6成,並可能持續到明(2025)年1月。雖然反聖嬰帶來較涼爽天氣,但全球氣溫仍高於平均;對台灣而言,反聖嬰效應下秋颱可能更容易生成,冬季氣溫也可能偏低。
-
9月起反聖嬰訊號增機率達6成 全球氣溫仍偏高
|全球聯合國氣象組織與美國最新研究指出,9月以來反聖嬰訊號增強,發生機率達6成,並可能持續到明(2025)年1月。雖然反聖嬰帶來較涼爽天氣,但全球氣溫仍高於平均;對台灣而言,反聖嬰效應下秋颱可能更容易生成,冬季氣溫也可能偏低。
-
孩子玩耍怕燙傷中暑!高溫下的兒童遊戲場如何應變?【我們的島】
|連日烈日曝曬,不少家長不敢帶孩子到遊戲場玩耍,尤其當設施材質容易吸熱又缺乏遮蔭,更可能成為熱傷害的危險區域。面對越來越炎熱的氣候條件,如何打造降溫的兒童遊戲場成為新的考驗。
-
頂個月7个風颱 臺灣受影響、雨量74年來上濟
|氣象署今仔日 (8/29) 舉行「秋季展望」的記者會,講著頂個 (7) 月攏總有7个風颱結成,臺灣也出現74年來,雨水量上濟的紀錄。另外,氣象署嘛提醒,紲落來9月進入秋季,可能閣有1、2个風颱會影響臺灣。(新聞標題、導言及內文皆為台語文)
-
北市高溫逾38°C 醫師提醒水分不足易熱傷害
|生活受到太平洋高壓影響,各地高溫炎熱,今(21)日最高溫出現在台北市信義測站,下午1時30分測得38.8度高溫,內湖測站也有38.1度,而醫師則警告,在高溫環境中,民眾若水分攝取不足,很可能導致熱傷害,尤其是熱中暑可能造成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
澎湖老魚灶的新風貌|燒陶創造藝術新價值【我們的島】
|澎湖過去有許多魚灶,烹煮魚類利於保存。隨著歷史過往,魚灶漸漸沒落,甚至不斷崩壞消失。兩位藝術家在澎湖,運用魚灶燒陶,創作陶藝作品,開創魚灶的再利用。
-
澳洲東西岸珊瑚首度同時白化 科學家:海水未如常降溫
|環境由於海水升溫,澳洲近期首次出現東西岸珊瑚礁同時白化的現象,科學家指出,這是第4次全球大規模珊瑚白化的其中一部分,目前世界上已有80%的珊瑚受影響。澳洲西岸寧格魯礁的遊客表示,自己像在屍體上浮潛。明德魯基金會研究科學家則示警,當地海水原本應從4月開始降溫,今(2025)年卻沒有如常下降,擔心未來將持續升溫。
-
西歐6月破高溫紀錄 專家指聖嬰減弱熱浪仍難退
|全球2025年的6到7月上旬,西歐和南歐地中海沿岸各國經歷了破紀錄的高溫。歐盟中期天氣預測中心最新報告,6月儘管是西歐地區的最高溫紀錄,但如果是整個歐洲的平均溫度則只能排第5。哥白尼計畫科學家指出,這顯示聖嬰現象加上南方震盪,造成的溫度變化已經進入循環的下半段,但整體氣溫走向仍處於上升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