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大
-
核三公投案首場發表會 正方葉宗洸對決反方曾文生
|環境核三重啟公投8月23日投票,中選會在投票前舉辦5場意見發表會,首場今(7)日登場。正方代表清大教授葉宗洸呼籲,台電讓核三在一年內恢復為停機待命的狀態;反方代表台電董事長曾文生強調,在科學完整檢測還沒出來,對人民說明之前就進行公投,程序不合理。
-
核三公投前的N個提問|屆期的核電廠該重啟或除役?【我們的島】
|環境今年5月17日,第三核能發電廠2號機運轉到期停機,台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時代。不過,反核與返核的拉鋸戰並沒有終止。5月13日立法院通過《核管法》修法,已經停機的核電機組可以申請「重啟」,5月20日立院又通過重啟核三廠的公投案。服役四十年原本要除役的核電廠,應該退出江湖,還是重新披掛上陣?
-
清大教授帶學生赴中國天津 5天食宿全包遭疑為統戰團
|政治中國對台滲透不斷,清大材料系特聘教授周卓煇被爆出,在清明連假期間帶28位學生前往中國天津,而5天4夜行程只收機票錢、其餘食宿全包,遭質疑是中國統戰團。周卓煇受訪澄清,此行純粹是學術交流,與統戰無關。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呼籲,各校推動兩岸學術交流時要提高警覺,應減少政治化、盡量單純。
-
清大傑出人才發展基金募得11億 近300位教師領學術表現獎勵
|文教科技教育部近年來推動玉山計畫,以彈性薪資作為大專校院教學與研究人才的獎勵,各大學也推出自己的計畫以留才攬才。清華大學創全國大學之先設立「傑出人才發展基金」已募得11億元,今(2025)年全校有超過三分之一、近300位教師領到3萬到100萬的學術表現獎勵。校方表示,加上彈性薪資加碼,教授年薪最高上看500萬。
-
台清團隊開發超高速4D顯微鏡 克服成像限制解析腦部運作
|文教科技為了了解腦袋內到底如何思考、正在想什麼,在國科會支持下,台大和清大的跨領域團隊成功開發出一套超高速的4D顯微鏡,結合AI技術,順利將腦部影像的清晰度提升近十倍,未來將有機會運用於醫學領域。
-
清大通過整併中華大學意向案 將設「清華²科技園區」
|文教科技國立清華大學校務會議今(10)日通過整併中華大學意向案,兩校將討論整併具體規劃,預計明(2025)年向教育部提計畫書,未來將在中華大學校地設立「清華²科技園區」,推動研究跟教學。
-
小笠原欣幸赴清大授課 盼帶來台灣政治多元觀點
|文教科技日本知名政治學者小笠原欣幸研究台灣政治超過30年,曾多次準確預測台灣大選結果,獲清華大學邀請擔任1年的榮譽講座教授,這學年9月起開設2門課。校方今(25)日舉行證書頒授典禮與座談,小笠原欣幸說,希望帶給學生多一個台灣政治多元觀點,多一點關於台灣選舉的分析方法。
-
清大擬進駐蓮池潭綠地 民團憂衝擊景觀北上抗議
|環境清華大學半導體學院規劃進駐高雄市蓮池潭內一塊5.9公頃的舊左營國中綠地,引發民團質疑恐衝擊景觀並帶來污染,今(29)日下午包車北上到清大校門口抗議,要求變更選址。清大則強調,是受到地方與科技業邀請設校,未來將與公民團體合作,以永續發展原則,維護蓮池潭景觀。
-
「2024國防評估報告」發布 檢討我國近年國防預算
|政治中共持續武嚇,我國防部公布昨(24)日一整天偵獲17架次共機、8艘次共艦擾台,並再度預告,中國26日將執行運載火箭發射任務,飛行路徑預計經過我ADIZ。而清大台北政經學院發布「2024國防評估報告」,針對我國近年國防預算進行檢討。
-
第三次針對國會社運 青鳥行動的時代意義
|政治這次國會改革法案,不只引起政治動盪,還引發全台串聯的青鳥行動,5月24日跟5月28日分別有10萬人跟7萬人參與,成為台灣歷史上,繼野百合運動、太陽花運動後,針對國會的第三起大型的社會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