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種
-
國內豬隻首度檢出非洲豬瘟陽性 一文回顧台灣豬瘟拔針史
|生活農業部今(22)日證實,台中一處養豬場的死亡豬隻PCR驗出非洲豬瘟陽性反應,仍待病毒株分離確認是否為全台首起病例。台灣過去未曾發現本土豬隻確診非洲豬瘟案例,今(2025)年5月也獲認證為亞洲唯一3大豬病非疫國,並可出口豬肉。豬隻防疫是否就此出現破口?台灣在豬瘟拔針之前,又經歷了多少奮鬥?
-
-
公費流感、新冠疫苗今開打 施打時程、對象一次看
|生活公費流感與新冠疫苗今(1)日起開打,本次疾管署鼓勵民眾採「左流右新」方式,即左手流感、右手新冠方式施打,以降低重症與死亡風險。公費疫苗施打的對象有哪些?今年疫苗有何不同?
-
川普稱止痛藥增胎兒自閉症風險 醫界駁斥:缺乏證據
|全球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22日警告民眾,如果孕婦吃下具有乙醯胺酚成分的止痛藥「泰諾」,將造成胎兒提高罹患自閉症的風險,還有應該等到小朋友12歲時再打B肝疫苗,因為沒有理由讓他們在剛出生的24小時之內就立即施打。不過川普這兩項建議都遭到醫界駁斥。
-
極端氣候加劇毛孩也需防災 動保團體籲備妥避難包
|全球極端氣候造成天災規模加劇,美國德州休士頓的動保團體,建議飼主平日就該備妥寵物避難包,並確認毛孩的晶片、身分證明和疫苗注射資訊正確無誤;有空也別忘記訓練毛孩,適應籠子的生活,為可能的避難做好準備。
-
10月起新冠疫苗不再全民免費 將優先提供10類高風險民眾
|生活疾管署宣布調整新冠疫苗施打政策,自今(2025)年秋冬起,公費新冠疫苗不再是全民施打,改為優先提供給65歲以上十大類優先民眾,若有剩餘才會再開放全民施打,主要考量目前新冠確診以輕症為主,國際間的接種建議也多由「普遍接種」調整為「風險族群導向」。
-
中部4歲女童腸病毒重症 7年首見伊科11型急性下肢無力
|生活腸病毒疫情持續升溫,上週全國門急診就醫達6千多人次,已連續3週上升,還新增1例4歲女童腸病毒重症病例,也是7年來首見感染伊科病毒11型後,併發急性下肢無力案例,所幸治療後已康復出院。另外新冠疫情還在高原期,上週新增重症117例、死亡39例,創今(2025)年單週死亡人數新高,立法院24日上午舉辦新冠疫苗接種活動,希望提升防疫韌性。
-
每5人有1人為新冠高風險族群 醫:洗腎者染疫死亡率高10倍
|生活新冠疫情持續升溫,疾管署預估,疫情高峰將落在6月底、7月初。台灣感染症醫學會今(5)日表示,台灣平均每5人就有1人是新冠高風險族群,包括65歲以上長者、孕婦等,尤其洗腎患者感染新冠的死亡率將高於一般人10倍,呼籲民眾出現症狀就要篩檢、儘速就醫。而疾管署也宣布,6月11日起,65歲以上等3類新冠高風險族群,第2劑疫苗接種時間間隔縮短為2個月,預估符合資格者約有76萬人。
-
疾管署:新冠疫情6月底上嚴重 恐驚維持1個月
|新冠疫情滾絞,疾管署預估高峰佇6月底、7月初,而且閣會延續一個月,外界煩惱快篩試劑和抗病毒藥仔敢有夠?衛福部今仔日(6/2)下晡有招5大醫事團體開會討論,決定欲增加家用快篩的產能,一禮拜會當出貨4.5萬支;另外,也鼓勵基層診所鬥注疫苗、篩檢和開抗病毒藥物,落實分級醫療。(新聞標題、導言為台語文)
-
新冠疫情升溫增家用快篩產能 衛福部:1週可出貨4.5萬劑
|生活新冠疫情來勢洶洶,疾管署預估高峰將落在6月底、7月初,而且還會延續1個月。外界擔憂,新冠家用快篩試劑以及抗病毒藥物是否準備充裕?衛福部今(2)日下午邀集5大醫事團體召開因應研商會議,決議增加家用快篩產能,一週可出貨4.5萬劑;另鼓勵基層診所投入接種疫苗、篩檢和開立抗病毒藥物,落實分級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