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
-
桃園平鎮擬設新藝文中心 取地到啟用須15年挨批太慢
|地方桃園市中壢藝術館興建至今40年,設備老舊,市府規畫在平鎮區新設南區藝文中心,打造南桃園新地標。但議員質疑2033年才能取得用地,還要等7到8年才完工,等於15年後落成啟用,宛如「海市蜃樓」。市府回應,都市計畫核定後將同步進行場館設計,加速期程。
-
2025連翹自由節 多元藝文了解臺灣民主過程
|臺灣文學家吳濁流寫的《臺灣連翹》是臺灣第一本書寫二二八事件的文學作品,二二八國家紀念館以「連翹」的名,舉辦「連翹自由節」,欲用藝文的形式來予民眾親近人權、歷史議題。活動包括親子劇場和台語講故事活動,另外也有佮二二八事件、人權有關的8部紀錄片。(新聞標題、導言及內文皆為台語文)
-
法務部規劃改建檢察辦公大樓 西門國軍藝文特區里民陳抗
|生活位於西門町周邊的原國軍藝文特區,法務部規劃改建為檢察辦公大樓,引發當地里長反彈,認為與熱鬧的西門町商圈格格不入,會影響經濟發展,下午集結到北市府大樓前抗議。北檢表示,未來因機關人員進駐、民眾洽公將增加人潮,為周圍原有商家帶來商機,有助商業發展。
-
瑞士醫師開「藝文處方箋」 助患者逛博物館療癒心情
|全球藝術和文化可以當成治癒人心的處方嗎?瑞士日內瓦以北的納沙泰爾最近開始試辦一項計劃,將出門逛博物館以及到植物園散步,納入心理疾病患者和慢性患者的醫師處方箋裡。這項計劃的幕後推手,其實是納沙泰爾市政府的文化部門,希望能透過藝文活動,協助患者走出身心疾病的陰霾。
-
2024年度10大藝文新聞揭曉 名畫大師真跡特展奪冠
|文教科技2024年度10大藝文新聞今(25)日揭曉,奇美博物館展出梵谷、莫內、拉斐爾真跡,獲得民眾票選第1,跨國合作展演就包辦前5大。另外調查也發現,今(2024)年參與票選的民眾當中,有6成為非藝文相關領域人員,而參與票選的女性為男性的2倍,顯示女性關注藝文比例比男性高。
-
年度十大藝文新聞 「英國國家畫廊來臺」排頭名
|臺北藝術大學逐年攏會做調查,了解民眾上要意佗一寡藝文新聞,來排名「年度十大藝文新聞」。今年英國國家藝廊,共拉斐爾、梵谷等等出名畫家的作品集合到奇美博物館展出,這个展覽是年度十大藝文新聞的頭名。另外咱佇巴黎文化奧運期間,濟濟台灣藝術家到巴黎表演,展現台灣的文化,也入選十大藝文新聞的第三名。(此則新聞標題、導言、內文皆為臺語文。)
-
2024年度十大藝文新聞出爐 梵谷、莫內等大師真跡首度來台展出居榜首
|文教科技國立台北藝術大學主辦「2024年度十大藝文新聞」票選活動,由全民投票選出今年重要藝文新聞,今(25)日公布票選結果,最高票新聞為「英國國家藝廊梵谷、莫內及拉斐爾真跡首度來台展出」,其餘包含巴黎文化奧運台灣館、李安獲日本藝術大賞等皆入榜。
-
政院拍板授權各縣市停徵部分娛樂稅 電影、演唱會、球賽等項目入列
|生活行政院會今(19)日通過《娛樂稅法》修正草案,授權地方政府視財政狀況停徵電影、演唱會、戲劇表演、體育賽事等藝文及競技活動的娛樂稅,並調降部分課稅項目的法定稅率上限。
-
雲門舞集轉嘉義 林懷民教22新港學生跳「薪傳」
|新港文教基金會邀請雲門舞集的舞者,專工來指導嘉義新港、安和國小佮月眉國小的學生,學習雲門舞集經典作品「薪傳」內面的「耕種與豐收」,希望透過舞蹈的方式,毋但展現農村的生活文化,嘛欲來提升新港的藝文教育。
-
發放文化幣盼振興藝文產業 業界、學生反應不一
|文教科技台灣藝文表演、電影相關產業近年受疫情重創,為此文化部透過發放文化幣給16至22歲青年,鼓勵以文化幣看國片或購買藝文表演的青年席次,希望藉此振興產業,但業界及學生反應不一。文化部長3日上午接受立委質詢時就承諾,會設法挹注更多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