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即將來到尾聲,今年全球都籠罩在新冠病毒疫情下,許多產業都遭遇嚴重衝擊,其中也包含藝文產業。由北藝大藝管所進行的年度十大藝文新聞票選,年度前三名分別是藝fun券、藝文紓困和台北流行音樂中心開幕。 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重創藝文產業。為了振興發展,文化部加碼推出藝fun券,更推動藝文紓困補助辦法,希望能陪伴藝文工作者度過難關。而這兩項重大振興、紓困資訊,也是今年最受民眾關注的藝文新聞。 北藝
2016年,十大「藝文新聞」在今天公佈!年初的「北門重見天日」,成為今年,最具代表性的藝文新聞。學者認為,忠孝橋引道拆除,帶動民眾關心北門,雖然並非是,純粹的藝文新聞,但因為貼近民眾生活,所以被高度關注。 ==文化台灣基金會董事長 洪孟啟== 北門古蹟重見天日 2016年10大藝文新聞公佈,北門重見天日議題,雖是今年年初發生,但民眾並沒有淡忘,成了2016最具代表性的10大藝文新聞之
被稱為「南部兩廳院」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預計兩年後可以試營運。不過希望同步提升南部藝文生態的「南方表演藝術發展計畫」,卻在今年突然停止補助。這也引起一些藝術團體批評。文化部這邊是回應是轉型作其他的補助。 外型像大魟魚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已經可以看見主建築的雛型,預計明年底完工,兩年後可以試營運。不過配合這項硬體建設,希望同步提升南部藝文生態的「南方表演藝術發展計畫」,卻在實施六年
被稱為「南部兩廳院」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主建築已經完成62%,預計兩年後可以試營運。不過配合這項硬體建設、希望同步提升南部藝文生態的「南方表演藝術發展計畫」,卻在今年突然中止補助。有藝術團體批評,這將使南部的藝文團體斷炊。文化部長龍應台則回應,補助計畫不是中斷,而是轉型,希望培養能買票欣賞的觀眾,未來衛武營才不會變成蚊子館。 外型像大魟魚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已經可以看見主建築的雛型,預計
被稱為「南部兩廳院」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預計兩年後可以試營運。不過希望同步提升南部藝文生態的「南方表演藝術發展計畫」,卻在今年突然停止補助。這也引起一些藝術團體批評。文化部這邊是回應是轉型作其他的補助。 外型像大魟魚的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已經可以看見主建築的雛型,預計明年底完工,兩年後可以試營運。不過配合這項硬體建設,希望同步提升南部藝文生態的「南方表演藝術發展計畫」,卻在實施六年之後,在
在世界男高音再次來台演唱的同時,我們繼續帶您思考。台灣藝文界也面臨WTO即將帶來的衝擊,到底,在加入WTO之後,藝文界會碰到什麼樣的問題?記者蘇玲瑤、陳昌維的專題報導。加入WTO之後,對台灣的藝文環境來說,到底會不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面對這樣一個議題,身為文化產業的一環的藝文團隊,大多覺得是、利弊互見。多年來,相當程度的國際化,讓國內的藝文團隊,在面對WTO的開放時,短期來說,應該不會有立即性的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