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
-
民團指6成2至8歲兒童已用3C 專家:影響責任感及專注力
|文教科技信誼基金會針對全台近萬名幼兒家長進行調查,結果顯示6成以上2到8歲孩子已經開始使用3C,超過一半開始玩數位遊戲,特別是假日。但專家警告,這些孩子的毅力、責任感、專注力等等會比沒有用3C的還低。
-
賣報逾半世紀見證產業興衰 法國73歲報販將獲國家勳章
|全球法國將在9月頒發極富盛名的國家功績勳章,其中一位獲獎的是一名73歲賣報紙超過半世紀的小販,他以幽默跟活力將每天的號外傳遞到露天雅座跟餐廳,而隨著生活逐漸數位化與智慧型手機的崛起,他也見證了報業興衰。
-
「重啟核3」公投發表會8/7起登場 黃國昌、曾文生入列正反方代表
|生活「重啟核3」公投將於8月23日舉行投票,中選會今(31)日公布5場公投案的正反方意見發表會的時程與出席名單。首場說明會將於8月7日登場,最後一場則是8月15日。參與的正方代表有民眾黨黨主席黃國昌、和碩董事長童子賢與國民黨立委翁曉玲等人;反方代表則有台電董事長曾文生、民進黨立委莊瑞雄與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等人。
-
川普將穩定幣納金融體系 虛擬幣業者籲台灣跟上趨勢
|生活數位貨幣不斷重塑金融格局,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日前簽署了《天才法案》(GENIUS Act),將穩定幣納入美國金融體系,喊話要朝「世界加密貨幣之都」的目標邁進。學者分析,法案的通過更帶動了美元強勢,就連香港也即將8月1日實施「穩定幣條例」。加密貨幣平台業者呼籲台灣應跟上國際趨勢、推動「新台幣穩定幣」發行,在全球地緣政治競局中插旗布局。
-
不讓台灣語言缺席AI數位語料 民間團體號召作家打造資料庫
|文教科技生成式AI席捲全球,但目前主流AI模型多以英文與簡體中文為主要訓練基礎,讓台灣的語言、價值觀在數位語料中嚴重缺席。IMA資訊經理人協會發起「台灣通用語料庫計畫」,希望打造自主、開放、可信的語料體系。
-
高分子薄膜助修復古油畫 快速還原且不傷原作
|文教科技古老的畫作在歲月洗禮下,或多或少都有些經年累月的損壞或剝落,這時候就需要專業的古畫修復師來幫助這些作品恢復昔日風華。不過藝術品的手工修復師,不僅要有高度專業,這工作還相當曠日費時。現在拜科技所賜,這些毀損的古油畫有機會透過一種數位列印的高分子薄膜,在短短幾小時內就能修復完成,而這項技術最近還登上了《自然》期刊。
-
掃眼球完成數位認證換虛擬貨幣 數發部:恐違反《個資法》
|產經由OpenAI執行長奧特曼創立的科技公司,推出World App服務,推出掃眼球完成數位認證換虛擬貨幣的活動,引發不少網紅都轉傳宣傳,不過資安專家提醒,虹膜若遭盜用將難以挽回。數發部表示,依《個資法》規定,虹膜屬於特種個資,若擅自蒐集、處理或利用行為,已違反《個資法》。
-
掃目睭仁做數位認證 專家:予人偷提去僫挽救
|OpenAI執行長奧特曼的科技公司,推出「World APP」服務,講只要掃「目睭仁」就會當完成數位認證、換虛擬貨幣。毋過專家提醒,目睭仁的影響若予人偷提去,個資恐驚攏救袂轉來矣。數發部表示,目睭仁是「特種個資」,若共人討來用,就算違反個資法。(這條新聞標題、前言是臺語文。)
-
跨國數位平台無償使用新聞 產學界籲媒體議價法立法
|產經Google、Meta等跨國數位平台,無償使用媒體產製內容,卻壟斷超過7成的廣告收益,也讓新聞產學界提供2大改革訴求,除了再度促請政府,加快就《媒體議價法》立法,也喊話設立新聞基金,改善記者勞動權益、支持深入報導;更有學者表示,政府放任不公平狀態,未採取相關作為,就是與傳播學者乃至於新聞業為敵。
-
性影像外流案件攀升中,各界如何反制犯罪行為?【獨立特派員】
|社會根據婦女團體推估,台灣一年至少有79萬位民眾,在知情或不知情的狀況下被拍攝私密影像,同時也提出示警,有性誘拐者埋伏在網路上,透過利誘、圓夢、情感操縱三大手法,鎖定兒少作為獵捕對象。透過報導一起看看,性影像的危害與潛藏風險,以及有哪些反制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