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珠穆朗瑪峰

  • 美研究:人類腦內塑膠微粒含量迅速增加 可能影響中風、心臟病等疾病

    |生活

    美國最新研究指出,人類大腦中的塑膠微粒含量可能正在迅速上升,且遍布人體內血液、精液、母乳、胎盤和骨髓等處,顯示環境中塑膠微粒污染急劇上升的現象,如今也反映在人體中。該研究同時也指出,人體內的塑膠微粒,可能與中風、心臟病等疾病有關。

  • 尼泊爾截肢退役軍人 下月挑戰攀珠穆朗瑪峰締新紀錄

    |全球

    尼泊爾有一位雙腿膝蓋以上截肢的退伍軍人,在經歷人生低潮之後決定給自己一個挑戰,下(5)月他要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鼓勵身障者沒有什麼不可能。

  • 尼泊爾墜機案揣著14具遺體 印尼船難25人失聯

    |

    尼泊爾昨昏有一台細隻的飛機,拄起飛無偌久就失去聯絡,摔佇北部的「木斯塘」地區,飛機頂攏總22人,目前揣著14人的遺體。另外,佇印尼也發生一件船難,船頂42名旅客,到今猶有25人下落不明。

  • 尼泊爾空難已知14死 印尼船難25人失聯

    |全球

    在星期天失聯,載有22人的塔拉航空小型客機,尼泊爾軍方證實,已經墜毀在北部木斯塘地區,也尋獲到14具遺體。另外,印尼也發生一起船難,船上42名乘客,至今仍有25人下落不明。

  • 馬來西亞連5天確診逾6千 啟動全國管制

    |

    新冠病毒疫情在東南亞持續延燒,馬來西亞連續五天、確診人數突破6千人,當局緊急祭出全國管制措施。另外,在越南,上個月底爆發的本土感染,至今已累積2千例,不過昨天的國會大選依舊如期舉行。   馬來西亞疫情持續升溫,連續5天通報確診人數達6千人,23日單日則是新增6976例,創下新高,讓全國總確診數突破51萬。   博特拉大學病毒學家徐慧儀指出:「他們(政府)沒有真正詳細去了解(患者)接觸史是怎

  • 世界第一珠穆朗瑪峰 新高8848.86公尺

    |地方

    位於中國西藏與尼泊爾交界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又長高了。中國跟尼泊爾官方8日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的最新高度為8848.86公尺,比尼國之前官方認證要高出了86公分,更比中國先前測量的數字高了將近4公尺之多。   根據中國跟尼泊爾官方共同承認,世界第一高峰的珠穆朗瑪峰最新高度為8848.86公尺,這個數字也象徵中尼雙方長期以來對珠峰高度各說各話的分歧正式結束。 尼泊爾外交部長吉瓦利表示,「我很開

  • 世界第一珠穆朗瑪峰 新高8848.86公尺

    |地方

    位於中國西藏與尼泊爾交界的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又長高了。中國跟尼泊爾官方8日共同宣布,珠穆朗瑪峰的最新高度為8848.86公尺,比尼國之前官方認證要高出了86公分,更比中國先前測量的數字高了將近4公尺之多。   根據中國跟尼泊爾官方共同承認,世界第一高峰的珠穆朗瑪峰最新高度為8848.86公尺,這個數字也象徵中尼雙方長期以來對珠峰高度各說各話的分歧正式結束。 尼泊爾外交部長吉瓦利表示,「我很開

  • 馬丘比丘重新開放 遊客上限每日675人

    |地方

    秘魯有天空之城美稱的印加古城馬丘比丘,在8個月的防疫封鎖後,上個禮拜重新開放,每天遊客上限675人,只有原來的三成。 海拔2300公尺山巔上,馬丘比丘五百多年歷史的印加古城,終於再次對全球遊客敞開大門。2日在原住民傳統儀式與光雕秀的視覺饗宴下,正式宣告回歸。 興奮的遊客們1日就搭火車沿著烏魯巴班河前進馬丘比丘,疫情威脅還在,口罩與量體溫必須做足。遺跡每天接納的遊客上限也縮減為675人,是過去的三成

  • 詹喬愉登頂珠峰成功 完成壯舉回台灣

    |地方

    台灣登山家詹喬愉,以九天時間,在5月27號,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並在今天下午返抵國門。而提起今年的攻頂路上,遇到六具非陳年屍體,她表示,今年情況特別,所以才會PO在臉書粉絲專頁,雖然過了這麼多天,感覺還是很不真實。 對著鏡頭揮手致意,精神看起來不錯,詹喬愉和另一位登頂珠峰的工程師曾文毅一起返抵國門,回想這次登頂過程,還是心有餘悸。 珠峰登頂者 詹喬愉說,「爬完馬卡魯(峰)之後非常疲憊,

  • 詹喬愉登頂珠峰成功 完成壯舉回台灣

    |地方

    台灣登山家詹喬愉,以九天時間,在5月27號,登頂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並在今天下午返抵國門。而提起今年的攻頂路上,遇到六具非陳年屍體,她表示,今年情況特別,所以才會PO在臉書粉絲專頁,雖然過了這麼多天,感覺還是很不真實。 對著鏡頭揮手致意,精神看起來不錯,詹喬愉和另一位登頂珠峰的工程師曾文毅一起返抵國門,回想這次登頂過程,還是心有餘悸。 珠峰登頂者 詹喬愉說,「爬完馬卡魯(峰)之後非常疲憊,

相關標籤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