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續任

  • 歐盟峰會拍定 馮德萊恩續任執委會主席

    |全球

    歐盟27國領袖高峰會27日達成協議,將再次提名現任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續任,給予她第2個5年任期;至於新一任歐洲理事會主席由葡萄牙前總理柯斯塔擔任,愛沙尼亞總理卡拉斯則將擔任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

  • 高雄特教師涉不當管教 20年投訴不斷仍持續任教

    |文教科技

    人本基金會接到多位家長投訴,高雄一名國小特教老師課堂上辱罵孩子,還為了美化孩子成績,考試時讓孩子直接抄答案。人本表示,這名老師20多年前就曾涉嫌向家長兜售保健食品而被投訴,這幾年來,也陸續被投訴辱罵學生、教學不認真,批評學校跟教育局袒護。不過市府強調絕無包庇,一切依法調查。

  • 中共六中全會》建黨百年作出「歷史決議」 習近平為二十大繼任鋪路?

    |全球

    為期四天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下簡稱六中全會),首日天會議8日上午在北京召開。中全會全名為「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目前召開的六中全會,是指第六次全體會議,將審議《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外界預計,這次決議會進一步突出現任國家主席習近平的功績。

  • 坦言因遴選風波晚一年上任 管中閔宣布不續任台大校長

    |文教科技

    台大校長管中閔日前宣布將不續任,而今(27)日立法院審查教育部所屬單位預算時,管中閔列席教育文化委員會,表示當初上任沒想過只做一任,只是因為「中間少了一年」。

  • 管中閔不續任台大校長 盼提早世代交替

    |文教科技

    台灣大學舉行校務會議,校長管中閔拋出震撼彈,宣布未來不會再爭取續任,所以任期只會到2023年1月。管中閔表示,主要是考量到年齡,希望台大可以提早世代交替,而且依照規定,必須在任期屆滿之前的14個月,提出是否續任,所以才會在今天說明。未來校方將啟動新任校長遴選程序。

  • 陳菊臉書宣布 不續任總統府秘書長

    |兩岸

    總統府秘書長陳菊昨天在臉書發文,正式宣布不再續任總統府秘書長。   陳菊在臉書PO出她與蔡英文總統,陳建仁副總統以及即將接任副總統賴清德的合照。文中感謝總統信任,認為台灣即將邁入一個新階段,總統需要有更大的空間做最好的布局,因此選擇離開工作兩年的總統府。總統蔡英文也PO出兩人合照發文回應,感謝陳菊陪伴執政團隊度過最艱難的日子,雖然不捨但還是會尊重陳菊的意願,外界預測將由前立法院長蘇嘉全接任總統府秘

  • 陳菊臉書宣布 不續任總統府秘書長

    |兩岸

    總統府秘書長陳菊昨天在臉書發文,正式宣布不再續任總統府秘書長。   陳菊在臉書PO出她與蔡英文總統,陳建仁副總統以及即將接任副總統賴清德的合照。文中感謝總統信任,認為台灣即將邁入一個新階段,總統需要有更大的空間做最好的布局,因此選擇離開工作兩年的總統府。總統蔡英文也PO出兩人合照發文回應,感謝陳菊陪伴執政團隊度過最艱難的日子,雖然不捨但還是會尊重陳菊的意願,外界預測將由前立法院長蘇嘉全接任總統府秘

  • 確定不續任 鄭麗君:回家陪孩子一段時光

    |兩岸

    文化部長鄭麗君確定不續任文化部長,更在下午舉行記者會,表示能身為文化部長,擔任公職,是人生當中非常幸福又光榮的事情。卸任之後的簡單心願,是要回家學習,好好當家長,目前並沒有任何參選想法。 文化部長鄭麗君說:「我跟我的孩子說,如果總統阿姨連任了,媽媽就回家陪你。」   回歸家庭,遵守和孩子的約定。文化部長鄭麗君請辭成功,確定不續任。她說,今年1月16就向蘇貞昌長請辭,是因為疫情爆發,掛心藝文界的衝

  • 確定不續任 鄭麗君:回家陪孩子一段時光

    |兩岸

    文化部長鄭麗君確定不續任文化部長,更在下午舉行記者會,表示能身為文化部長,擔任公職,是人生當中非常幸福又光榮的事情。卸任之後的簡單心願,是要回家學習,好好當家長,目前並沒有任何參選想法。 文化部長鄭麗君說:「我跟我的孩子說,如果總統阿姨連任了,媽媽就回家陪你。」   回歸家庭,遵守和孩子的約定。文化部長鄭麗君請辭成功,確定不續任。她說,今年1月16就向蘇貞昌長請辭,是因為疫情爆發,掛心藝文界的衝

  • 蘇揆今率內閣總辭 陳時中、沈榮津將留任

    |兩岸

    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在行政院會上率內閣總辭,因為防疫優先,衛福部長陳時中、經濟部長沈榮津等人都確定將留任。文化部長鄭麗君請辭、國發會主委陳美伶與科技部長陳良基也不續任。 14號上午蘇貞昌率領行政團隊總辭後,在大太陽底下內閣閣員進行大合照,絕大多數首長包括防疫表現獲高度肯定的衛福部長陳時中、經濟部長沈榮津等人都確定留任。文化部長鄭麗君穿著一身白色西裝站在大合照中間看來格外亮眼,鄭麗君日前當面向蘇貞昌請

相關標籤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