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場
-
聽障青年築夢 租農地經營生態農場
|社福人權在南投的山上,有一片由聽障青年陳俞安經營的農場。雖然大學念的是特教系,和農業完全不相關,但喜愛大自然的他,一直夢想著可以擁有自己的農場,畢業後一邊工作、一邊找地,終於在 2021 年租下農地,從零開始築夢。雖然辛苦,看到大家享用著自己的農產品,感到滿滿成就感。
-
霧峰暗坑巷至今未通又遇楊柳 農民憂影響龍眼販售
|地方颱風即將侵台,台中霧峰暗坑巷因為先前雨災造成邊坡坍塌,至今仍未搶通道路,當地龍眼正值採收期,農民相當憂心。高山武陵與福壽山農場今(12)日下午皆預警性休園,呼籲遊客不要上山。
-
高溫威脅戶外勞動者 AI穿戴裝置偵測防中暑
|全球天氣熱到要出人命,長時間在戶外工作的勞工,除了中暑還可能因為大量流汗,造成腎臟損傷。美國研究團隊正開發AI穿戴裝置,協助熱傷害高風險族群,及早掌握身體警訊。
-
牛比人多的日本小鎮 發展太空港航向宇宙【獨立特派員】
|文教科技北海道太空港(HOSPO)從40年前開始建置,基地的所在地大樹町是以畜牧業及漁業為大宗。居民形容,大樹町是牛比人多的小鎮,看似與太空關聯不大,但其實已經有業者跨域合作,將乳牛的排泄物轉化成火箭發射的燃料。大樹町也竭力連結太空產業,從飲料販賣機、飯店、國道休息站等都有「宇宙」的元素。在地企業希望透過太空港這項產業亮點,為小鎮帶來更多人才跟人流,一同享受發展紅利。
-
川普掃蕩無證移民 加州拉美社區蕭條又缺工
|全球川普政府強力遣返非法移民,移民與海關執法局ICE的突擊掃蕩無所不在,在加州移民最多的洛杉磯,拉美社區爆發嚴重不安,藍領移民無論有沒有合法證件,都不太敢出門工作,就怕被誤抓遣返。因此,像是農場、餐飲、建築等基層工作都出現缺工狀況,拉丁裔群聚的商圈,則越來越蕭條。川普在佛州大沼澤地,新建的鱷魚惡魔島移民拘留中心,也爆出衛生與環境條件惡劣等問題,也讓執法與人權之間持續在緊張拉扯中。
-
宜蘭環教場所認證展延須付費 民代籲全額補助
|地方宜蘭縣目前有15個環境教育場域通過認證,申請認證的費用是5000元,如果要展延還要2500元。有民代認為,為了帶動永續發展與觀光,縣環保局應該全面補助這筆費用。對此,環保局說,每年都會選一個場域,提供5000元補助。
-
美喬治亞州居民提集體訴訟 控地毯製造業排有毒化合物
|全球美國喬治亞州西北部城填達爾頓,素有「世界地毯之都」的美名,但興盛的地毯製造業,卻為當地水質與土壤帶來嚴重污染。在當地溪水中採集的有毒物質濃度,不僅遠超過聯邦安全標準,甚至還比美國的飲用水標準高出4萬5千倍,嚴重危害健康。當地居民對地毯業者與化工公司提出了集體訴訟;律師表示,光是要全面修復污染土地,整體的清理費用,估計上看10億美元。
-
法農場拋開農藥與化肥 靠自然力量豐收30年
|全球歐洲長期致力於綠色農業發展,法國西部的農民與科學家更是在過去30多年來,持續推行一種完全不依賴殺蟲劑與合成肥料的耕作方式,而是仰賴自然力量,來進行農業生產。這類型農場不僅能穩定產出作物,還促進生態系統的多樣性與繁盛,讓整體自然環境,更充滿生機與活力。
-
沙國塔伊夫享玫瑰城盛名 受氣候衝擊玫瑰產量大減
|全球沙烏地阿拉伯的農業中心塔伊夫有「玫瑰城」的稱號,因為這裡家家戶戶都種植玫瑰花。而由玫瑰花提煉做成的各種相關產品,是當地居民的主要經濟來源,也是麥加朝聖者的最愛。但近幾年來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不是乾旱就是豪雨成災,導致玫瑰花的產量出現下滑。
-
《住草叢的貓頭鷹》系列一:草鴞的日常與危機【我們的島】
|環境台灣數量最少、也是唯一住在草叢裡的貓頭鷹--草鴞,除了原有的天敵,還遇上遊蕩犬、鳥網、老鼠藥帶來的挑戰,目前最大的危機是棲地消失,面對瀕危的草鴞,怎麼幫牠們保住生存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