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仿效中國的清零政策,短時間之內興建方艙醫院來收治患者,還使用許多防護裝備和一次性的塑膠製品,來阻隔病毒傳播。不過這種做法,也導致香港的垃圾量增加,回收場平均一天要處理2300噸的垃圾,更衍生許多環境汙染問題。
宜蘭縣府統計,目前縣內廚餘的量多,大約所有垃圾量的10%,只是先前一再宣導要將垃圾跟廚餘分開,還是有許多民眾全部包一起丟。環保局表示,如果大量廚餘丟進焚化爐,恐會影響焚化爐壽命,現在縣政府研擬向17萬家戶發放廚餘桶,經費約8百萬元,希望推廣家戶丟垃圾時把廚餘分開,不過,民眾對這樣政策,看法各有不同。
花蓮沒焚化爐,垃圾都是交給宜蘭利澤焚化廠焚燒,但隨著疫情減緩垃圾量暴增,現在花蓮縣長希望宜蘭可以協助將焚燒量提高。不過,宜蘭縣環保局則回應,可能有難度。
蓋好16年從未啟爐的台東縣垃圾焚化廠,去年6月開始整修更新設備,預計今年7月試營運。今(8)日廠商進行試爐,並且投放垃圾試燒。環保局說,廠商今日只進行單爐測試,狀況好的話在4月份會進行全廠雙爐試燒。民眾認為,台東縣要燒垃圾的問題已經無法阻擋,但要求縣府做好空氣汙染監控和空汙排放資訊公開。
蓋好16年從未啟爐的台東縣垃圾焚化廠,經過將近一年的整修已接近完工。今(8)日廠商進行試爐,並且投放垃圾試燒。環保局說,廠商今日只進行單爐測試,狀況好的話會在4月份進行全廠雙爐試燒,7月試營運。由於焚化爐排放出的氣體會影響整個台東市,有部份的市民認為,台東縣垃圾處理要使用焚化已經無法阻擋,縣府應該要做好空氣汙染監控和空汙排放資訊公開。
台東縣蓋好16年備而不用的垃圾焚化爐,受到外縣市不再代燒垃圾,掩埋場爆滿垃圾無處可去,經過縣議會通過,整修後重新啟爐。環保局評估維修進度超過9成,預定2月8日過完年後試燒,但週邊民眾還是無法接受可能造成的空氣污染。縣府還特別宣布回饋金方案增列週邊鄰里發展補助金,安撫民眾。
嘉義市政府這馬按算,欲起一个雲林嘉義地區頭一座爐底粕再利用的工場。希望會當用糞埽燒了以後的爐底粕佮火烌,生產公共工程所使用的砂石仔,毋但會當減少預算,這也是予資源會當循環利用。
已完工十六年的林內焚化廠,是否啟用燒垃圾爭議多年,雲林縣長張麗善昨(11)日在縣議會首次公開表示,林內焚化廠將不燒垃圾,現在已委由專家研究朝永續發展考量,轉型處理農業廢料的生質能源設備。但林內鄉長張維崢則認為,不管目前轉型方向為何,都需向民眾先做說明再做決策,避免造成地方紛爭。
高雄市宣布不再代燒外縣市垃圾,包括事業廢棄物。台東縣現在每個月產生3500多公噸的家用垃圾和事業廢棄物,無處可去。台東縣長饒慶鈴宣布,台東縣垃圾焚化爐,現在更新工程會提早完成,試營運的期程也預計提早半年,在明年上半年就會試營運,今年年底就可以試燒,這個月就會讓垃圾進焚化廠儲存坑。
南投市公所昨(3)日一輛垃圾車,載送19噸垃圾前往苗栗焚化爐,進場查驗時被發現民眾沒有做好垃圾分類,整車被退貨、原車返回,再次突顯南投長久以來的垃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