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蜥蜴
-
超商包裹見活體鬃獅蜥 自中國廣州走私來台
|環境新北動保處日前接獲民眾通報,超商內出現一隻紅色蜥蜴,工作人員到場後馬上發現一個來自中國廣州的破損包裹,走私運送2隻活體鬃獅蜥來台。動保處緊急約談相關人員,依法裁處1萬元罰鍰並沒入蜥蜴。
-
美國發現新種「怪蜥類」化石 皮下具骨質裝甲在恐龍群中求生
|文教科技考古和古生物學家2005年在美國猶他州南部挖掘出土,體型比一般蜥蜴大很多的怪異蜥蜴化石,經過20年的分析後發現,它們是前所未見的新物種,目前暫時稱為「怪蜥類」。學者指出,怪蜥類與恐龍存活在相同的時代,為了生存,它們演化出一種被稱為皮內成骨的生理結構,用來對抗其他的掠食動物。
-
-
加拉巴哥黃鬣蜥一度滅絕 官方積極復育數量回升
|全球厄瓜多的加拉巴哥群島原本是黃鬣蜥的天堂,但過去因為外來種入侵,導致聖地牙哥島上的黃鬣蜥一度滅絕。但在官方積極復育之下,2024年底又重新引入了超過500隻,終於成功讓數量穩定回升。
-
靈感來自蜥蜴斷尾求生 科學家研發出全新防坍塌建築工法
|文教科技在地震或洪水等天然災害爆發時,常會導致建築物倒塌,造成慘重傷亡或損失。西班牙科學家們從蜥蜴斷尾求生獲得靈感,設計出一套新的建築系統,可以讓建物在發生坍塌時,將損害侷限在部分區域,而不是整棟建築物一起倒下。
-
沙氏變色蜥入侵花蓮 嚴重影響原本生態
|沙氏變色蜥十年前被發現入侵花蓮,主要分布地在七星潭四八高地,但最近林管處發現蔓延,花蓮市、吉安鄉、壽豐鄉都被入侵,如不控制將影響生態。 趴在草地上的這隻小蜥蜴,就是來自中南美洲的沙氏變色蜥蜴,公的還有一個明顯特徵,就是下顎有橘紅色的囊帶。別看他們體型小沒什磨威脅,其實已經嚴重影響到原本的環境生態。 花蓮縣野鳥協會計畫助理龔文斌表示,「我們經過這十年的觀察,我們發現牠(沙氏變色蜥蜴)對於一些小型的蜥
-
沙氏變色蜥入侵花蓮 嚴重影響原本生態
|沙氏變色蜥十年前被發現入侵花蓮,主要分布地在七星潭四八高地,但最近林管處發現蔓延,花蓮市、吉安鄉、壽豐鄉都被入侵,如不控制將影響生態。 趴在草地上的這隻小蜥蜴,就是來自中南美洲的沙氏變色蜥蜴,公的還有一個明顯特徵,就是下顎有橘紅色的囊帶。別看他們體型小沒什磨威脅,其實已經嚴重影響到原本的環境生態。 花蓮縣野鳥協會計畫助理龔文斌表示,「我們經過這十年的觀察,我們發現牠(沙氏變色蜥蜴)對於一些小型的蜥
-
兩棲爬蟲類品種多樣 漸成熱門寵物
|產經兩棲爬蟲類動物是地球上分化最成功的動物,生活類型豐富多樣,在台灣也有越來越多人,會飼養蜥蜴、烏龜等動物來當寵物;不過卻可能因為搬家等因素而棄養,造成外來種影響原生種的生態。 兩棲爬蟲類專家游崇瑋說:「這個在台南的奇美博物館附近,綠鬣蜥很喜歡在河邊大排水溝邊的這個樹上。」 因為民眾棄養造成生態危害的美洲綠鬣蜥,還有同樣也是地上爬的鱷魚、烏龜和蛇,是兩棲類還是爬蟲類?游崇瑋說:「鱷魚小時候是什麼?小鱷
-
阿根廷大油氣田開採 恐遭小蜥蜴阻礙
|數家公司打算在阿根廷巴蘊藏量豐富的巴卡穆埃塔(Vaca Muerta)油氣田投資超過30億美元,不過在當地發現的一種瀕危小蜥蜴,恐將對開採作業構成重大阻力。 這種蜥蜴的學名是Liolaemus cuyumhue,在阿根廷西部內烏肯省(Neuquen)的巴約德阿內羅區(Bajo de Anelo)被發現。此區位於巴卡穆埃塔油田內一地殼下陷的區域。 阿根廷國家科學技術研究委員會(Con
-
阿根廷大油氣田開採 恐遭小蜥蜴阻礙
|數家公司打算在阿根廷巴蘊藏量豐富的巴卡穆埃塔(Vaca Muerta)油氣田投資超過30億美元,不過在當地發現的一種瀕危小蜥蜴,恐將對開採作業構成重大阻力。 這種蜥蜴的學名是Liolaemus cuyumhue,在阿根廷西部內烏肯省(Neuquen)的巴約德阿內羅區(Bajo de Anelo)被發現。此區位於巴卡穆埃塔油田內一地殼下陷的區域。 阿根廷國家科學技術研究委員會(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