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7 月 24 日下午 2 點台北測站才剛出現攝氏 39.7 度,創下設站以來歷史新高。隔日,台東大武氣象站隨即飆到 40.2 度,追平台灣所有測站的最高溫紀錄。 綜觀台灣現行法規,針對高氣溫氣候的相關規範仍存有許多漏洞。面對越來越炎熱的夏季,勞工究竟該如何因應?高溫假、高溫津貼難道是唯一的解決辦法嗎? 夏季用電量屢破紀錄,越來越熱的台灣,有可能重演2017、2018年電力備轉及備存不足的惡夢嗎?
面臨現今高氣溫的危害,應對措施只有高溫假或高溫津貼嗎?該如何定義高溫、又如何制定津貼標準,政府都必須慎重研議。是否可先從完善高氣溫相關法規開始,訂定明確休息準則因應越來越炎熱的夏天,或許是政府保護勞工的第一步。
面對極端氣候日漸加劇,減少碳排放已是全球趨勢,調查發現,經濟成長造成的工業用電需求,顯然成為蔡政府在減煤目標上牛步的主因。我國推動2025年能源轉型目標仍在路上,面對日益增加的工業用電需求,如何達成減少燃煤發電佔比及減碳,仍待蔡政府回應及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