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核三重啟公投前 台灣用電現況、核能正反表述一次看
圖片來源 我們的島
專題報導

核三重啟公投前 台灣用電現況、核能正反表述一次看

台灣最後一部核電機組核三廠2號機,在運轉40年後,於今年5月17日午夜停機,進入除役期,台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時代。3日後,立院通過重啟核三廠的公投案,並訂於8月23日舉行投票,令台灣再度掀起討論:「究竟要不要核能?」投票前,你了解台灣用電現況、以及核三重啟的正反方論述嗎?

作者 / 公視新聞網 更新時間 2025/08/18 10:45 主圖來源/我們的島
Copy URL

無核家園後,火力全開

2025年5月17日,台灣最後一部核電機組核三廠2號機停機。 根據台電統計,第一個月由火力發電撐起台灣76%用電需求,再生能源則佔19%。

  • 火力發電燃料高度倚賴進口

    火力發電中,燃氣占66%,燃煤占34%。台灣要減少碳排,但政府規劃在2034年以前逐步汰換成燃氣機組,進度並不順利。

  • 美智庫:能源是台灣韌性最弱的一環

    美國華府智庫兵推模擬報告指出,若共軍對台灣實施海上封鎖,台灣的天然氣將在10天內耗盡,因此能源是台灣韌性最弱的一環,建議台灣改善能源韌性。學者也提出,應加大設置天然氣接收站,增加儲藏量能。

從火力發電到核能、再從核能回到火力發電

事實上,台灣正是為了因應石油危機與電力需求,在1970年代啟動核電廠興建計畫,減少對火力發電的依賴。

  • 福島核災的啟示

    2011年福島核災,反核成為日本主流民意,日本政府從福島核災的經驗中反省,將原本管理核能的機構從經產省獨立出來成立原子力規制委員會,同時對核電廠運轉時間訂出上限,以運轉40年為原則。

非核家園3天後,立院通過重啟核三公投案

「 您是否同意第三核能發電廠經主管機關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後,繼續運轉?」

理由書4論點:台灣綠能成效不彰,為經濟發展帶來困境;光電弊案頻傳致台電虧損;可強化能源韌性;低碳且供電穩定,可做為輔助淨零的過度能源

公投發表會的正反意見

  • 第3場發表會:正方黃士修、反方甘崇緯

    核能流言終結者執行長黃士修主張核能便宜安全,並引用國際報告稱福島核災並沒有導致死亡及癌症;綠黨共同召集人甘崇緯則認為,台灣並不缺電,沒有重啟已除役核三廠的必要,且核三運轉40年期間事故多、存在地質風險,也不符歐盟綠能標準。

  • 第4場發表會:正方黃國昌、反方吳亞昕

    民眾黨主席黃國昌表示,台灣當前缺乏能源韌性,需重啟核三維持穩定供電,至於可存放燃料棒40年的儲存場已在招標,也有更安全的新技術可做最終處置;民眾代表吳亞昕則主張,核電不是電力問題唯一解方,且核廢料處置費時又牽涉道德責任問題,難以實行。

  • 第5場發表會:正方童子賢、反方莊瑞雄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主張應「核綠共存」,提高低碳電力比例,避免出口產品遭課碳稅,並指出核三雖僅占全台6%發電量,但已比太陽能、風力發電高;民進黨立委莊瑞雄批評核三重啟公投沒有問過恆春居民,質疑若發生核災會導致糧倉淪陷,此外全球沒有重啟核電廠紀錄,只有延役案例。

核三廠所在居民怎麼看?

更多策展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