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昨晚恆春登陸 58年來首個11月登台颱風
大雨伴隨陣陣強風,鳳凰颱風12日晚間7時40分在屏東恆春鎮登陸,成為1967年後頭一個在11月登陸台灣的颱風;不過20分鐘後,晚間8時就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氣象署也在晚間8時半解除海陸警。
氣象署預報中心科長林秉煜說明,「在稍早(12日晚間)8點的時候,判定它已經減弱為熱帶性低氣壓,因此我們在12日晚間8點半的時候,同步解除鳳凰颱風的海上及陸上颱風警報。不過還是要提醒大家,我們緊接著發布了熱帶性低氣壓特報,要提醒在附近的航行作業船隻還是要特別嚴加戒備,這樣的強風的情形還有附近的浪,相對還是都是比較高的。」
鳳凰颱風登陸的恆春半島沿海,從12日下午就大浪不斷,南灣同樣浪潮洶湧,還出現一頭梅花鹿躲在沙灘不肯離開。
公視記者陳奐宇指出,「梅花鹿疑似被野狗追逐咬傷之後,躲到了南灣的沙灘上,受到嚴重地驚嚇。但由於現場這邊目前風浪非常大,而且海況很差,所以是無法救援的。」
墾管處保育研究科技佐闕脩育表示,「因為現在如果我們太靠近牠,牠可能受到驚嚇又會往海裡面走,然後對我們的救援員工也會有一些生命的危險,所以我們現在就只能等牠上來。」
入夜到13日起,颱風消散遠離的過程,東北季風又再增強,北部感受濕涼;基隆北海岸、屏東以及花東、還有大台北山區可能有局部豪雨,北部、高屏、東半部地區、澎湖要注意局部大雨。
天氣風險公司資深分析師吳聖宇指出,「尤其是到了13日白天,在北部的山區這邊可能會有比較大的累積雨量的情形。」
回顧鳳凰颱風在10日發布警報後,累積降雨主要集中在宜蘭境內,冬山鄉兩測站累積雨量都有近千毫米;蘇澳、羅東雨勢也十分驚人,東澳嶺累積雨量更突破1000毫米,根據氣象署觀測資料,蘇澳站11日單日雨量和最大時雨量,都僅次於2010年梅姬颱風的紀錄,當時也是東北季風和颱風共伴所導致的強降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