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雲林廚餘資源化有成 張麗善籲中央禁廚餘養豬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這次非洲豬溫事件,讓廚餘的處理方式再度受關注。宜蘭縣政府則宣布,將推動全面禁止廚餘養豬,除了中央補政策外,也將研擬加碼補助。而在雲林,從2019年就開始禁止廚餘養豬,縣內的廚餘是以資源化處理,轉為有機肥料,雲林縣長張麗善則再呼籲中央、能全面禁止廚餘養豬。

清潔隊回收的廚餘,送到南亞堆肥廠,經過破碎、脫水、發酵等程序,只要八天就能轉為有機質肥料,提供給農會、社區民眾使用,雲林縣從2019年禁止廚餘養豬,堆肥場已處理超過7萬7千噸廚餘,生產超過32萬包有機肥料。

張麗善表示,「整個技術已經生廚餘、熟廚餘一次混合就可以完全做所有流程,8天我們大概就可以完成(廚餘資源化),中央一定要展現決心,一定要完全杜絕廚餘進入養豬場。」

雲林縣養豬協會理事長吳英吉說道,「目前說病株都找到,但這誰相信?如果不小心又流出去又吃到會更嚴重。」

雲林縣養豬協會表示,雲縣內養豬151萬頭,總產值超過250億,為了防堵非洲豬瘟,雲縣府從2019年開始禁止廚餘養豬,但這次爆發非洲豬瘟實施禁宰、禁運,已波及到養豬產業,不容許再有案場發生。而宜蘭縣政府3日也宣布,已協調宜蘭縣豬農,將全面禁止廚餘養豬。

宜蘭縣政府農業處長李新泰說明,「大致上我們跟養豬生產者有討論過,大概大家也支持,慢慢逐步朝向禁用廚餘的方向,那當然這部分也要同步環保局這邊廚餘的處理量。」

宜蘭縣政府表示,因應非洲豬瘟事件,廚餘被認為可能是傳染源之一,宜蘭縣目前有84場養豬場,使用廚餘養豬僅有10場,除了中央補貼政策外,宜蘭縣府也研議加碼,希望禁用廚餘養豬,確保養豬產業永續發展。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