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馬太鞍溪堰塞湖水位未變 明年底最低疏濬量達600萬方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解決堰塞湖危機,花蓮燕子口堰塞湖正由施工團隊持續降挖壩體以及擴大引流,下午4時卻因上游持續降雨,壩體原滲流處水量擴大並進一步沖刷壩體,施工團隊以及機具先撤往安全區域,林保署也發布災防告警簡訊,通知下游河道淨空,人員不要進入河道活動。馬太鞍溪堰塞湖則從10月至今水位沒有明顯變化,也針對土砂問題持續疏濬,預計明(2026)年底最低疏濬量會達到600萬方。

水不斷往下游沖,連土石、泥沙也被帶走。這是28日下午4時後,燕子口堰塞湖原滲流處擴大潰決的情況,堰塞湖水位在50分鐘內降低9公分,施工團隊與機具緊急撤離到安全地區。為了解決燕子口堰塞湖問題,施工團隊持續降挖壩體、擴大引流,但也容易受到場域狹隘影響,不過連日努力還是有成效,因為洪水能順利通過的斷面也就是通洪斷面,已擴大為20平方公尺。

林保署花蓮分署長黃群策說,「2公尺深、2公尺寬的那個河道,我們變成4公尺深、5公尺寬的河道,所以大概流量有變大。」

團隊評估開挖並擴大深槽線引流策略奏效,將持續推進。

另一處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破壞後,水位從10月至今沒有明顯變化,山區雖有降雨但低於黃色警戒值,預計明年4月底前完成堤防復建工程,目前也針對土砂問題持續辦理疏濬。

水利署第九河川分署副分署長陳世峰指出,「我們到那個今年的年底,預計會疏100萬方,明年的年初到汛期這一階段,我們會疏200萬方,然後汛期到最後明年年底,會再疏300萬方,所以總計,累計至少可以疏600萬方。」

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發生後,賑災基金會也配合行政院辦理募款及賑災,共計募得13.9億也已關帳,善款將分3階段進行,目前已撥付8.29億用於第一階段緊急慰助及家園支持,將以公開透明原則實際運用於災區災民。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