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馬太鞍溪堰塞湖解除紅色警戒 中央協調所將轉型拚重建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花蓮光復鄉災後救援工作即將屆滿一個月,中央前進協調所今(22)日宣布,馬太鞍溪堰塞湖解除紅色警戒的4大要件已經達成,因此調降為常態警戒,救災協調所也正式退場將轉型為重建復原。另外,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今天監測到距離壩頂溢流大約3.42公尺,比昨天略為下降,目前壩體下方持續滲流,仍維持紅色警戒,相關工程今天就會開標。

太魯閣燕子口形成的立霧溪堰塞湖,歷經一夜,22日上午中央最新監測,水位稍微下降,蓄水量190.13萬噸,距離壩頂溢流尚有3.42公尺,目前壩體下方持續滲流。

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說明,「立霧溪燕子口的堰塞湖,目前來講今天中午11點鐘,現在這個時間點正在開標。得標的業者他就要提出工作計畫、工程計畫,看看要花多久的時間,來解決這個立霧溪燕子口的堰塞湖問題。」

要處理堰塞湖問題,中央表示相關的工程招標比價作業目前正在進行,預計22日完成後就會派遣廠商,展開第一階段的降壩工程。倒是馬太鞍溪堰塞湖難度更高,還在密集討論可行的工程解決方案,但中央宣布解除紅色警戒。

季連成指出,「昨天的這個堰塞湖溢流的確對我們來講,是一個小小的檢驗。檢驗什麼呢?檢驗我們疏散,檢驗我們撤離,檢驗我們的堤防,檢驗我們的便橋。所以說我們在今天早上,現在我就特別宣布,我們馬太鞍溪的紅色警戒降調為常態。」

花蓮這次的重大災害也讓中央前進協調所在當地進駐開設至今將滿一個月,總協調官季連成表示任務正式告一段落,前進協調所在22日退場,轉移至災後復原重建會報。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