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光電板破碎溶出試驗結果出爐 環境部:無污染疑慮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光電開發遭遇不少負面批評,包括丹娜絲颱風吹壞光電板遭棄置,或近期烏山頭水庫被指控清洗光電板影響水質。下午環境部表示,近期進行光電板「破碎溶出試驗」,驗證釋出的重金屬含量非常低,沒有污染疑慮。針對有聲音希望水面型光電開發應進行環評審查,環境部表示可以評估納入,標準如何訂定,目前先蒐集社會意見。

清洗烏山頭水庫光電板,是否造成污染,官方拿出數據,強調清水清潔不影響水質,為了進一步釐清光電板是否污染的事實,環境部近期進行實驗,把破碎的光電板浸泡在水中3個月,水質仍符合標準,就算用酸液來浸泡,也只有微量重金屬溶出。

環境部國環院長劉宗勇表示,「極端條件下是有一些物質釋出,但是這些物質都是非常的微量,它經過這樣極端的條件下,都是符合所謂的溶出試驗標準,所以它不是有害事業廢棄物。」

包括嘉義滯洪池遭颱風吹毀的,還有烏山頭水庫上的光電板,都引發外界關切,為何水面型光電開發不必環評,環境部指出,目前國際上普遍沒要求水面型要環評,但台灣也不是不能要求,希望能讓發展綠能與保護環境取得平衡點。

環境部長彭啓明說,「還是以守護環境為一個基礎來看待,當然我們也希望綠能可以穩定的一個發展,所以這個部分,社會要取得一個平衡點,但是我們絕對會以環境保護來做把關。」

儘管申請光電開發需取得地方同意,申請土地容許及變更,甚至辦理地方說明會,但民眾通常都在案件送環評才知道有,導致開發案准駁都得上演決戰環評,對此環保團體呼籲環境部應提出社會經濟影響評估的技術規範。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副執行長許博任表示,「在做這個新型態開發的時候,用一個比較成熟遊戲規則去處理影響評估,應該會是相對比較合理也比較經濟的做法。」

環境部表示,希望能源開發的主管機關能提出政策環評,從更上位來檢視開發區位與提出相關因應對策。至於外界質疑不斷地砍樹設置光電板的問題,環境部表示,砍的樹要看是人工林還是原生林,若為後者則不支持。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