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維京千年古船搬遷挑戰 百米路程花近10小時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北歐的維京人是中世紀海上霸主,不僅是令人聞風喪膽的掠奪者,也是遠洋探險家與海上貿易推手。由維京人打造的船隻19世紀末陸續出土,其中有3艘保存相當完整,收藏在挪威奧斯陸的維京船博物館。但這裡的濕度和溫度等條件都不盡理想,館方因此要籌建新館,不過要如何搬遷近1200年歷史的古船又是一大挑戰。館方最後決定用吊臂全程小心翼翼移動,短短100公尺的路程花了將近10小時。

巨斧、長船還有手持盾牌的中世紀維京武士,這是今(2025)年1月英國蘇格蘭謝特蘭群島上所舉辦的「聖火節」維京活動,這項傳統早在1881年開始,目的是重現9至10世紀稱霸海上的維京勇士們生活日常,而這個航海民族之所以這麼強大靠的就是「船」。

考古學教授比爾指出,「沒有這些船,維京人就無法做到任何我們現今所知的所有事。」

維京人一直都有「船葬」的習俗,也就是將身份尊貴的死者與他們的陪葬品,放在已從海洋活動中退役的長船上,再將整艘船入土安葬,代表這些船將帶領亡者前往彼岸。

考古學家馬力說明,「維京人對死後的世界有許多不同信仰,但他們都相信自己會來到亡者之地,在那裡他們會一直過著像以往的生活。」

19世紀末、20世紀初挪威相繼出土了3艘最久約1200年前的維京人船棺,它們保存相當完整,百年來一直被收藏在挪威首都奧斯陸西部、比格迪半島上的維京船博物館,後人也因此得以一窺中世紀維京人精湛的造船技藝,以及船體上各式精美木雕像是蛇首、織品等手工藝。

被譽為現今保存最完整也最精緻,同時陪葬品也最華麗的是奧塞貝格號船棺,它的年代約為西元834年,船體中央有一個塚裡面葬著2名女性,她們身邊有鍋碗瓢盆等生活器具和貴重陪葬品,塚外則有冰橇、馬車和一些牲畜。專家表示,奧塞貝格號的發現,在歐洲地區可說與埃及發現圖坦卡門陵墓有著同等的重要性。

挪威維京時代博物館館長滕內森回應,「它保存在那裡已經99年,但那裡的氣候、震動對船並不好,因此我們決定搬遷來保護它們。現在如你所見這是它最後一次航程,希望未來幾世紀它都能停靠在此。」

為了將這些古船保存在完美的溫度與濕度之下,維京船博物館打造了一個有1萬3000平方公尺、比舊館大3倍的新館「維京時代博物館」,希望再將它們保存至少一個世紀,但如何搬遷3艘千歲古船實在是大難題。由於新館2027年才會開放,館方規劃先讓奧塞貝格號打前鋒先搬家,今年秋天預計搬遷戈克斯塔號,2026年夏天再把最後一艘圖恩號搬進去。

挪威維京時代博物館館長滕內森指出,「我們原本不知道該怎麼做,最後是採用了這台起重吊臂,就像在空中航行一樣。」

長21.64公尺的奧塞貝格號是橡木船體,它歷經1200年的風霜已相當脆弱,館方早在2021年就開始準備搬遷工作,並引進擅長在嚴苛環境中進行精準操作的離岸石油公司,先將船體小心翼翼地包覆在鋼架內,再搭配高架軌道上的吊臂系統,以肉眼幾乎難以察覺的每分鐘25公分極慢速,朝百公尺外的目標推進。

這一趟緩慢但令人為之驚心動魄的旅程,短短100公尺總共花了約10個小時。維京古船奧塞貝格號在1200年後為它的最後一趟、也是最危險的旅程再次出發,歷經千辛萬苦終於扺達了它未來的新家。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