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被控助長輕生少年自毀念頭 ChatGPT宣布推家長監護機制

OpenAI宣布將於10月推出ChatGPT的家長監護功能。(圖/法新社)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美國加州發生一起16歲青少年在與ChatGPT聊天後輕生的案件,青少年的父母日前為此提告ChatGPT開發者OpenAI,成為首起指控OpenAI過失致死的訴訟。為防止類似事件再度發生,OpenAI昨(2)日宣布,將於10月推出家長監護機制,包括串聯親子帳號、停用聊天紀錄等特定功能,當系統偵測到青少年處於極度痛苦時,也會即時通知家長。

加州一名16歲青少年雷恩(Adam Raine)今(2025)年4月輕生,其父母事後發現雷恩曾在與ChatGPT聊天時透露輕生想法,認為是AI助長了他的自我毀滅念頭。雷恩的父母上週正式向法院提告OpenAI,這也是首起OpenAI被指控涉及過失致死的訴訟案。

OpenAI對此隨即在2日宣布,將於10月推出家長監護機制,未來家長可透過email串聯家中青少年孩子的ChatGPT帳號、控制ChatGPT以適合該年齡層的行為規範回應青少年,以及停用聊天紀錄等特定功能,當系統偵測到青少年處於極度痛苦狀態時,家長也會即時收到通知。

OpenAI指出,已由青少年發展、心理健康和人類與電腦互動等領域專家組成委員會,探討如何以人工智慧幫助人類福祉發展。此外還有來自30個國家的90多位醫師,參與研究AI模型在心理健康情境中的相關表現,並對安全研究、模型訓練及干預措施提供意見,未來還會納入飲食失調、藥物濫用、青少年健康等不同領域專家。

對於OpenAI推出的防範措施,曾研究ChatGPT如何因應心理健康危機的史丹佛大學研究員摩爾(Jared Moore)表示,OpenAI尚未提供足夠細節說明干預措施如何運作,目前只看到模糊承諾。摩爾並建議,如果使用者認為與ChatGPT談話令人心煩,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結束它。

提倡兒童媒體安全的非營利組織「常識媒體」(Common Sense Media)AI計畫總監東尼(Robbie Torney)也認為,要求家長自行設定AI控制選項仍有難度,只是將責任推回父母身上,且青少年很容易就可以繞過相關防範措施,並非能長期保護青少年與兒童安全的方案。

※珍愛生命 生命線專線:1995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