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歐盟明年推碳邊境調整機制 環境部也要跟進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歐盟將於2026年正式推動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六大行業的業者針對高碳產品需購買憑證,不過歐盟已經宣布單一產品50噸以下免徵,也讓國內受影響的2000多家鋼鐵產業相關業者,銳減至200多家。環境部也要推出台版CBAM,將於2027年正式申報,目前以水泥、跟鋼鐵產品為主。

為了展現更積極的減碳決心,歐盟執委會7月修正《歐盟氣候法》,新增要在2040年達成減碳90%的法定目標,鋼鐵、水泥、鋁等六大行業產品,必須申報碳排放並購買憑證,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2026年正式實施。

歐盟要減輕中小企業負擔,導入50公噸以下產品免申報,也讓國內鋼鐵相關產業的業者,暫時鬆一口氣。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長蔡玲儀說:「原來大概是有2000家左右,小於50噸的不用申報,所以經濟部他們有做一個估計,大概只剩下10%,也就是大概200家。」

不讓國內產業因歐盟實施CBAM,削弱競爭力,環境部也推出台版CBAM,首波聚焦水泥與鋼鐵產品的碳排放試申報,將在明(2026)年上半年完備法規啟動,除了進口業者,國內業者也願意同步申報,儘管還未談及要繳多少錢,也令人不免憂心未來會不會墊高所有產品的成本呢?

環境部次長施文真指出,「因為它不像盤查,所以不會有這個對國內的製造商,有那個成本增加的問題。」

儘管歐盟CBAM讓50噸以下產品豁免、免申報,不過範圍可能擴及下游產品,對於鋁密集型產品,恐有新一波影響。另外英國也提出CBAM,美國也有參議員提出「外國污染費用法案」草案,打算對高碳排產品、徵收費用。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