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藝中心推廣兒童戲曲 起鼓巡演行入校園
改編西遊記的故事,和囡仔有心適的互動,風神寶寶兒童劇團,搬這齣創團大戲「風神寶寶之火焰山」,予囡仔那看戲、嘛那學台語,有的囡仔雖然聽無台語,嘛看甲真有趣味,也有佮意服裝設計愛看戲的。
民眾:「服裝真奅,因為本身有看過(西遊記),所以就真佮意;然後互動嘛真濟。」
布袋戲劇團「雷音劇坊」用臺南南鯤鯓傳說中,青暝龍、青暝溜出來tshit-thô,煞做大水的故事,來提醒囡仔愛有防災意識。另外,唐美雲歌仔戲團,嘛做一齣全新的戲「收妖日記」,欲對主角收妖的過程,予囡仔學會曉共家己專長用來回報予社會。
雷音劇坊團長 陳建霖:「雷音劇坊有三个重點:一个就是台語為主;共臺灣的故事去發想;第三个就是阮會寄望講,用歌仔調(來演)。」
唐美雲歌仔戲團長 唐美雲:「佇咧成長的過程,咱愛會曉去選擇,莫驚壓力,而且愛會曉面對所有的挑戰;上重點是佇咧講,囡仔會當歡喜做家己的代誌,但是有當時仔囡仔會較毋捌代誌,需要聽眾序大人伊來共咱教育。」
為著欲予傳統戲曲文化釘根,培養囡仔觀眾和看戲的興趣,傳統藝術中心辦「兒童戲曲巡演」,今年拍算欲佇173間國校仔表演。另外,中心嘛和臺灣歌仔戲推廣基金會合作推動「兒童歌仔戲」拍算欲去到7个縣市巡演。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任 陳悅宜:「除了囡仔聽有看捌了後,阮嘛希望怹透過這个戲,會當了解家己的故鄉、了解家己的傳說、愛家己的文化。」
臺灣歌仔戲推廣基金會董事長 林茂賢:「歌仔戲上蓋重要的不只是培養演員,閣較重要的是培養基本觀眾,因為你若無觀眾歌仔戲就袂存在。」
傳藝中心希望透過行入校園、踏出戶外,這兩項策略欲邀請囡仔來看戲,希望鼓勵劇團、劇本創作者,未來會當搬愈濟戲做予囡仔看,激出戲曲的新能量、花開滿山坪。
記者 呂尚儒 莊浚佑 臺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