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登場 聚焦校園霸凌調和機制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9日、10日在嘉義市舉行,首日議程重點之一是針對校園霸凌,如何積極推動修復式正義理念。校方在雙方學生及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下,能運用調和機制、修復關係,避免事情惡化。
不管是疑似霸凌,還是多對一的校園霸凌案,高雄市中山國中校長尹昱文強調,每個都要處理,學校不能怕煩。而當事情發生到確定調和之前,協助主責的角色也很重要。
高雄市立中山國中校長尹昱文表示,「比如說他對導師基本上是完全不信任,那我們就會截斷這一條,因為只會更複雜而已,就全部由行政接手,那行政接手不行,主任再不行,那要麽就是資源中心,要麽就是校長。」
按去(2024)年修訂的霸凌防制準則,調和需雙方學生及法定代理人同意,中間的溝通很關鍵。尹校長強調,過往也曾調和成功撤案,但加害學生依舊得透過其他教育方式來改善。
尹昱文說,「被行為人天天要到學務主任旁邊去簽名,簽什麽?他今天沒有欺負我。你們知道他簽了半年,他來說,主任可以了,所以他們到今天為止,總共和平相處同班1年多。」
教育部表示,願調和的加害學生是願意對被害學生表達歉意,並進一步由校方協助修補關係,達成關係和諧,但調和未果或不調和,將進入調查程序。
高雄市教育局長吳立森表示,「可以由學校自行來組成,那也有再分成內聘跟外聘,相對比較複雜的案件,我們就會由府級組成調查小組。」
台南市教育局長鄭新輝則認為,「從教育的角度來看,其實小問題有時候,老師學生跟家長只要能坐下來談,基本上都能把事情做解決。」
地方教育局長說,學校是教育場所,還是期待用教育手段來處理,重點是當學校爆發霸凌案無論是否成案,應主動對外說明,且讓當事學生與家長知道處理進度,避免造成更多不信任與渲染。
黃瑀喬/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