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立院審大法官人事案 預定7/25投票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立院從今(9)日開始審查大法官人事案,並且將在7月25日投票,其中司法院長被提名人蔡秋明承諾,若出任司法院長將提出3解方,優先解決司法人力不足與過勞問題。不過過去蔡秋明只擔任過檢察官,也引發外界關注是否適任。

立法院9日進行大法官被提名人資格審查,針對只有檢察官經歷是否適任司法院長?蔡秋明親自釋疑。

蔡秋明回應,「由一個有多年司法實務經驗的人擔任司法行政首長,應該更能理解審檢辯在不同角色的定位與界線。」

而質詢第一棒的民眾黨立委黃國昌,以日前立院通過法案卻被判違憲的例子呼籲蔡秋明表態,被民進黨質疑「搞錯對象」。

黃國昌詢問蔡秋明,「總統指著我們立法院,說他自己當立法委員12年,沒有看過這麼離譜的立法院,通過法律被宣告違憲。所以我才請教你贊不贊成賴清德這樣的說法?還是你已經過著隱世獨居的生活,外面社會發生什麼事情你都不知道。一個總統忘了自己當立委修過什麼法,結果自己修的法被憲法法庭宣告違憲,臉皮很厚欸。」

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表示,「動輒三兩句就不脫賴清德,到底你黃國昌質詢的是司法院院長提名人蔡秋明,還是你在找賴清德單挑?」

而針對死刑存廢,蔡秋明日前表態「不支持」廢死,但也肯定憲判字第8號判決。國民黨則再度質疑要合議庭一致決都判死,根本有難度。

國民黨立委許宇甄向蔡秋明提問,「未來您擔任司法院長,你要怎麼來解決?」

蔡秋明回應,「憲法法庭的判決,它是對人民跟機關都有拘束力的,除非有《憲法訴訟法》第42條這些規定的要件,他可以申請,人民政府機關都可以申請重新來審視。」

面對當前司法過勞的問題,蔡秋明則喊話,希望將法益侵害比較輕微的不法行為除罪化、增加告訴乃論的罪名種類,以及鼓勵推廣多元訴訟外的紛爭解決機制,都列為有幸任職的改革重點。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