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中科院與中正大學簽MOU 打造無人機非紅供應鏈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中科院院長李世強與中正大學校長蔡少正今(3)日簽署合作備忘錄,強化產官學的合作,要打造無人機非紅供應鏈。李世強表示,目前有70家廠商有意願進駐嘉義民雄無人機園區,政府從明(2026)年起,將投入304億元在無人機產業。另外,國防部軍聞社也公開中科院2款攻擊無人機的測試畫面,其中1款是跟雷虎共同打造的沉浸式自殺攻擊無人機FPV,引發關注。

中科院首度開發的筒射摺疊攻擊無人機搭載人工智慧,能自動辨識搜索目標,不分晝夜作戰。測試過程,不論是固定球靶、移動鋼靶,無人機皆能順利鎖敵發動攻擊。

國防部軍聞社3日公開中科院2款攻擊無人機的測試畫面,分別是筒射摺疊攻擊無人機,以及中科院跟雷虎攜手打造的沉浸式自殺攻擊無人機FPV。

3月26日,沉浸式自殺攻擊無人機展開擊靶測試,分別透過手動操作以及AI自主攻擊,精準引爆命中目標。中科院對外展現國內的攻擊無人機研發取得成果,也積極深化產官學合作。

在嘉義縣長翁章梁見證下,中科院院長李世強與中正大學校長蔡少正3日簽署合作備忘錄,培養無人機人才。李世強表示,政府過去3年已斥資86億元預算,明年起還會再投入304億元,構築一條龍式的非紅供應鏈。

中科院院長李世強指出,「無人機可以從兩棲登陸艦,在換乘的時候,它甲板打開的時候,直接從它開口的地方去攻擊它的登陸物資和人員。」

中正大學校長蔡少正則表示,「我們在資通訊、在智慧控制影像,甚至法規、整個社會人權的議題方面,都可以提供很多這個協助。」

現場也展示中科院打造的紅雀三型偵蒐型無人機,李世強表示,AI與無人載具發展密不可分,指目前已有70家業者表達進駐嘉義民雄無人機園區的意願。

全球防衛雜誌採訪主任陳國銘表示,「高階的比如說晶片或者內製的程式等等,當然是操之在我或是說操之在西方世界會比較安全。非常低階的塑膠製品,你明明知道那不太可能會有什麼機敏測試,那你要採購非中國生產的製品,可以,但是它成本可能會很高。」

政府展現決心,打造無人機非紅供應鏈。專家分析,若堅持全部MIT在台製造成本高昂,建議高機敏的晶片在台研製、零組件委外生產,以穩健步伐厚植無人機生產量能。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