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版彈簧刀」軍規無人機亮相 攻擊距離逾10公里
林健生/台中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為加強國軍戰力,由中科院主導,結合民間技術與量能,今(14)日公佈多款軍用軍規無人機。除了有偵蒐型無人機之外,還包括多款攻擊型無人機,其中最令人矚目的,是首次亮相的「台版彈簧刀」巡飛彈無人機。這款無人機攻擊距離超過10公里,可滯空15分鐘以上,中科院表示,目前這些機型已經量產4款,後續將會依照軍方對無人機所提出的研製需求,結合各方的能量整合開發,建構台灣的無人機不對稱戰力。
工程人員仔細調校之後,銳鳶2型無人機完成起降,現場還有多款各型無人機,這些都是中科院依照軍方的需求,研發的軍用軍規無人機。其中有4款已經正式量產,目前正在各個軍種服役當中;而研發測試當中的,共計有5款6型機。而最令人矚目的就是這款巡飛彈無人機,性能比照美軍在烏俄戰爭當中,所提供的彈簧刀300型,可說是台灣版的彈簧刀。
中科院台中院區計畫工程師王盟方指出,「具有更大的彈藥量,可用於提高它整體的打擊範圍,以及火力的殺傷力。」
這些軍用軍規的無人機,包括偵蒐型無人機,以及攻擊型無人機兩大類。中科院說明,研發的重點在於發展偵打一體及戰略型無人機,以及克服多種環境達成作戰。
中科院表示,軍用軍規無人機以中科院為主導,依照國軍需求,發展客製化的特用無人機,除了和產業建構相關產業鏈,也加強台灣的無人機不對稱戰力。
中科院航空研究所所長齊立平說明,「有的正在進行測評,有的是即將展開測評,我們應該在今年底會有階段性的成果,量產也會隨著我們的測評完成之後,會進入量產。」
中科院表示,先前公佈的5款軍用商規無人機,將在驗收合格之後,明年啟動量產。至於軍用軍規的無人機,目前偵蒐型和攻擊型各有3款,正在研發測試當中,也將會結合國內民間的量能,研發出抗干擾、資料加密以及模組化設計的特點,並且超過80%可以在國內自製,建構國內的無人機產業鏈,也加強國防實力。
李文馨/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