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桃園八德合作社攜手農改場 推智慧設施提高生產品質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鄰近都會區的桃園市是供應北台灣重要的蔬菜產地,隨著極端氣候帶來的挑戰越來越大,農業部積極輔導農民導入智慧設施,讓作物能抵抗高溫與寒冷,提升生產品質。八德區的生產合作社更與農改場合作,生產規格一致的高品質青江菜,供應給知名餐廳鼎泰豐。

暴雨說來就來,桃園八德這處蔬菜生產基地一早遭遇大雨侵襲,所幸蔬菜全都種在溫室裡,不然斗大的雨點打在稚嫩的菜苗上,可能就會打成骨折。

為了因應極端氣候對農業帶來的挑戰,溫室已成現代農業的基本配備之一。

農業部桃園區農改場長王毓華指出,「溫室生產是一個比較精緻生產的方式,它就必須要有很多的科技進來,可以協助他整個生產更穩定,然後品質可以更好。」

這處農場主要是供應知名餐飲集團鼎泰豐、王品集團。

講究高品質的鼎泰豐,要的青江菜希望長度在20到25公分之間,梗和葉子比例要1比1,要怎麼讓田間的菜能長得一模一樣?農場主席引進機器,播種時要注意間隔,灌溉時更要注意水量。

桃城蒔菜農業生產合作社理事主席尤優佳說明,「澆水一定要很平均,尤其是在種下去當時要發苗的時候,我們的水分要非常非常平均。」

在77坪大的溫室裡要讓每個角落的灌溉都平均,農民與農改場也經過不斷地研發。

農業部桃園區農改場副研究員賴信忠解釋,「那它就會變成一個圓形的分佈,它每隔大概1公尺左右的一個噴頭就可以覆蓋。」

哪間溫室什麼時候該播種?何時該移植?灌溉水壓如何?農業部協助農民導入AI,合作社表示在缺工的時代這樣做節省了人力,每年省下80多萬人事費,也可省下幾十萬元的電費。

823公投》重啟核三,你怎麼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