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拍板AI機器人計畫 優先投入醫療照護等領域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隨著全球智慧機器人市場快速成長,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5)日在院會中,也拍板通過「AI智慧機器人計畫」,未來4年國科會將編列100億元預算,也會由國發基金匡列100億元扶植本土新創,希望在計畫上路後的2年內推出智慧機器人,並將優先投入醫療、照護、餐飲等應用服務,希望能夠減輕相關產業缺工壓力。
行政院長卓榮泰表示,「台灣的智慧機器人產業仍處於起步的階段,我們必須迎頭趕上,加速機器人應用落地。」
行政院長卓榮泰拍板通過「AI智慧機器人計畫」,未來4年國科會將編列100億元預算,也會由國發基金匡列100億元、扶植本土新創品牌,並引導民間投資,要促成國內專業用服務型機器人產值在5年內由40億,擴大至500億元。
國科會工程處長洪樂文指出,「沙崙機器人中心將鏈結上游的基礎研究,那六甲機器人中心則是將協助下游的產業應用研發。」
國科會主委吳誠文說,「台灣不能只做硬體、要做AI,我們強調是系統整合,要發展到系統直接可以服務到人類社會,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
國科會表示,計畫上路後2年內就能推出智慧機器人,並將優先投入醫療、照護、餐飲等應用服務,希望能夠減輕缺工壓力。而產業界認為,服務型機器人須結合機械、電機與AI算力,台灣的確有能力發展。
群聯電子執行長潘健成指出,「台灣做AI機器人確實會有一個因為你本地的市場就小,小的話能夠容納的出來的機會就變少,那只能往比較精緻的方向走,這是我認為醫療可能是一個可以考慮的地方。」
知識力科技執行長曲建仲認為,「台灣過去都是著重在零組件的製造設計,對於這種整個人型機器人的整合,坦白說我們確實是落後很多,所以我想政府這個時候發現了,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跟資源,這個對整個產業的發展是非常正面的。」
政府在此時投入AI機器人產業,專家樂觀看待,因為台積電技術論壇上也點出,全球AI機器人市場規模將在2030年突破350億美元,繼生成式AI、代理型AI後,看好「實體AI」將是下一波趨勢。
楊宜珊/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