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85年廢除核電後,丹麥便轉向往再生能源發展,並成為該領域的先驅。據國際能源總署(IEA)統計,2023年丹麥有超過80%的的電力來自風能、生質燃料和太陽能等再生能源,其中以風電占比57.6%最高。不過近期丹麥能源部長阿加德(Lars Aagaard)表示,正在重新考慮解除核能禁令、展開研究新型核能技術。
阿加德在議會的聽證會中表示,丹麥政府將對小型模組化核反應爐(SMR)等新核能技術進行潛力分析,預計明(2026)年提出相關報告。
「我們都知道,不可能只靠太陽能和風能來維持電力系統,還必須有其他技術支撐。」但阿加德也強調,不考慮恢復傳統核電,且審查新型核電技術潛力,也不代表丹麥將放棄目前的能源政策,「風能與太陽能仍是邁向綠色轉型最便宜且最快速的途徑。」
丹麥前總理拉斯穆森(Anders Fogh Rasmussen)向金融時報表示,他支持「解除荒謬的核電禁令」。拉斯穆森指出,「風能和太陽能很好,但前提是要有風、有陽光,你必須擁有非化石燃料的基載電力,提前排除核能很荒謬。」
衛報認為,由於歐洲各國預期未來交通、工業、暖氣供應等領域的用電量會大增,需要更多低碳電力,因此重新開始考慮核能。衛報也提到,同樣廢止核電近40年的義大利,近期也重新考慮將新型核能技術納入電力規劃。
義大利是在1987年車諾比事件後舉行公投,決議逐步淘汰核電,並於1990年關閉最後一座商轉反應爐;2011年福島電廠事故後,義國再次公投拒絕使用核電。不過今(2025)年1月時,義大利政府提出立法草案,期望引入包含SMR等第四代核能技術,並強調「這是用來補充再生能源,而非取代」。
除了丹麥和義大利以外,普遍被視為反核國家的西班牙在經歷上個月的西葡大停電後,近期也開始重新考慮原本要在10年內關閉7座核反應爐的計畫。
而目前仍使用傳統核能的英國、法國、比利時等國,日前也陸續批准延長現有的核反應爐使用年限以加速淨零;法國也規劃未來將再建造6座核反應爐,以更新老化的核能機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