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國土署辦10大需改善人行道票選 8上榜路段位台中市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內政部國土署推出街道醫生計畫,在網上讓民眾票選出全台10大最需改善人行道,但目前結果顯示前10名當中台中市就占了8處路段,而且前4名都在台中市。台灣交通安全協會建議應該修改公路路線設計規範,以及改善以建築物退縮空間當成人行空間的現狀,才能進一步改善。

來到台中市烏日區的中山、中華路口,雖然有部分路段規畫人行道,但不少行人還是認為好難走。

台中市民張小姐指出,「往市區那邊走有調整了,這邊可能還沒調整到。」

台中市民連小姐表示,「人行道已經被機車占滿了,人就得繞過機車道到快車道去行走,非常危險。」

不少民眾說主要幹道中山路雖然部分有設置人行道,但機車照停加上看板占用,另外一側就連人行道也沒有,人車爭道經常上演;另外在南屯區的惠中路一帶本來就不寬的人行道被店家棚架和花盆佔去,人行空間也更少。

內政部國土署推出街道醫生計畫,讓民眾票選全台10大最需改善人行道,目前結果顯示前10大當中台中市就占了8個路段,而且前4名都在台中市。

台中市建設局道路管理科長劉孝恒回應,「第一名路段可獲得國土署全額經費補助,市府到時候會依據國土署公布的結果來執行改善路段的後續處理。」

不過市府今(2025)年2月發布台中人本交通適宜性達83%登上國際雜誌,和這次的票選出現極大落差。台中市府強調,台中市民對投票表達相當踴躍,也會盤點實際人行需求來改善。

而台灣交通安全協會表示,像是這樣對行人不夠友善的情況全台皆有,要改善得全面性檢討。

台灣交通安全協會副理事長林志學認為,「對於未來的話 一定要去修公路路線設計規範,避免這種在都市擴張之後,同樣的問題一直發生,重劃區在劃人行道的時候可能大家仰賴建物的退縮空間來形成人行空間。」

台灣交通安全協會表示,目前交通部的公路路線設計規劃中並未對高階道路沿線的開發有規範,另外重劃區的人行空間大多是以建築物的退縮空間,但非屬道路範圍導致無法有效管理,因此要改善現況應該從法規和制度面來著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