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兒少自傷、輕生比例上升 國教盟籲學生健檢納身心評估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新北市某國中在半年內發生3起學生墜樓輕生事件,青少年憂鬱持續引發關注。國教行動聯盟指出,有鑑70%的國中憂鬱症患者不易查覺自己有自傷或憂鬱傾向,應在今(2025)年9月的全國學生健康檢查,全面導入青少年身心健康評估量表,並結合親善醫院資源提供專業篩檢與後續輔導服務。

兒少自傷、自殺比例近年來急遽上升,衛福部統計台灣15到24歲自殺死亡人數,從2014年每十萬人口5.1人上升到2023年10.9人,9年間增加2.14倍。

某完全中學輔導主任指出,「第一個是病識感可能不足,第二個是求助的意願不高,可能第一線就會先跟朋友說,可是這些人支持的力量恐怕有限,所以萬一還沒有被適當的支持接住,有時候是一些衝動或等等的就發生遺憾。」 

中學輔導主任說,有憂鬱傾向的學生普遍病識感不足,求助意願不高,目前有學校是讓學生填衛福部的簡式健康量表—心情溫度計,若可能有狀況進入第2級評估。

國教盟則建議,應在今年9月的全國學生健康檢查,全面導入青少年身心健康評估量表。

國教盟理事長王瀚陽提及,「現在我們在做的,不管牙齒眼睛這些基本的健康檢查,它沒有融合所謂一個評估量表,可用親善門診的方式去做健康檢查的一個量表去結合。」

國教盟說,國健署和青少年醫學暨保健學會近年推動的「青少年身心健康評估檢核表」,可完整評估青少年身心健康,已在青少年親善門診使用。

某完全中學輔導主任認為,「就是評估真的可能有這個可能性才轉,不管是導師或是學校輔導系統,其實這個等於是幫忙做一個比較更精準的評估會比較好,不然那個門診應該塞不下所有的人。」

中學輔導主任認為這不是壞事,但大型學校的執行配套有待討論,而重點還是得回到學校系統的評估和轉介機制,落實3級預防。

※珍愛生命 生命線專線:1995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