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30名死囚評議簿已銷毀 需提非常上訴恐致羈押空窗期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在死刑釋憲之後,1項重大改變就是判死必須一致決,最高檢也主動審查全台37名死刑犯是否符合條件,能夠提起非常上訴。但今(19)日有立委指出,其中30名死囚的評議簿已經被銷毀,勢必提非常上訴,整個社會要一起收拾和面對。司法院也證實,評議簿依規保留10年,目前保存的尚有7名死刑犯。

從關押最久的邱和順,到年紀最大的王信福,都被立委點名必獲非常上訴,因為死刑釋憲後,判死的要件必須各級法院合議庭一致決,但全台37名死刑犯,有30人的評議簿已經銷毀。

民眾黨立委黃國昌說:「檢察總長依照憲判字的判決,勢必、最起碼在這30個案子要提起非常上訴。接下來要怎麼收拾、要怎麼處理,整個社會一起面對。司法院準備好了嗎?」

評議簿怎麼會消失?原來死囚的終局判決已是多年以前,司法院說明,基本上評議簿依規保留10年,也證實目前尚有保存的只有7名死刑犯。

司法院發言人陳婷玉說明,「法院的評議簿,它的保存年限依規是10年,其中有30個案件最高法院的評議本,已經因為超過保存年限而銷毀了。」

要是死刑犯們被提非常上訴,也有立委在意,案件被最高院發回,死囚身分轉為被告,先別說法官是否裁准羈押,光在裁定出來前恐怕就有空窗期,讓死刑犯可能被釋放。

法務部次長黃謀信表示,「檢察官會窮盡一切建請法院繼續羈押,中間就是行政上,最高法院跟高院之間他們去做協調。」

法務部堅決立場,強調會窮盡辦法建請法院羈押,是否出現空窗期就取決各級法院,行政聯繫暢通與否。但這回多名死刑犯評議簿超過保存年限,各界也有不同聲音。

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委員陳淑貞認為,「有8道生死門,幾乎每一個人都可以找到他可以提起非常上訴的理由。」

廢死聯盟執行長林欣怡提及,「我們當然也希望法院可以認同這樣的見解,因為只有提起非常上訴,後續法院在審理的過程中,也可以釐清事實,而且落實憲判8的這個意旨。」

依照憲判旨,當初的評議結果無從得知,就得視為評議不一致,從死刑釋憲判決後至今將近2個月,37名死刑犯是否提起非常上訴,全案仍還在最高檢察署審查,尚待結果揭曉。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