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死聯盟辦《鐵窗下的每一天》 邀請民眾思考死刑制度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為了讓大眾了解死刑犯真實的生活及想法,廢死聯盟今(2023)年特別舉辦《後來的我們:鐵窗下的每一天》展覽,以死刑犯為主體,透過書信、畫作等作品,模擬舍房的生活空間及親友的訪談等,讓民眾重新思考死刑制度的存在,如何減少誤判及冤獄。
透過等比例1.368坪、模擬的舍房空間,以及死刑犯在監所完成的書法和繪畫作品,讓民眾可以一窺牢房裡的生活,了解死刑犯內心真實的想法。
民眾謝先生說:「因為以前很難具體想像到,他們在牢裡面的生活,所以今天有這個展覽可以想像一下,更靠近他們一點。」
民眾王先生也認為,「過去可能比較常聽到別人說,死刑犯怎麼樣,但是我們可以透過這方式了解到死刑犯,他們自己的一些想法。」
繼2020年《後來的我們》死刑犯書畫展後引起各界很大回響,疫情後廢死聯盟再度策展《鐵窗下的每一天》,今(2023)年展出特色是從死刑犯個人到其親友,從台灣社會到國際趨勢,希望從微觀到鉅觀的視野,邀請民眾思考死刑制度的存在,如何減少誤判及冤獄。
策展人羅禮涵指出,「去訪問到死刑犯的家屬,就聽從家屬的角度去看,自己家人被判死刑這件事情。然後冤案的部分,我們也重新設計過,一樣有一個等比例的監所空間,就是希望大家可以進去感受到那個壓迫跟那個狹小。」
此外,「死刑的副作用」展區還特別介紹9個死刑冤案,包括目前正積極救援的邱和順和王信福,希望觀眾近距離認識他們的故事。這項展覽從即日起在台北萬華新富町文化市場展出,至11月5日為止。
王介村/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