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金鐘59/《八尺門的辯護人》奪迷你劇集獎 導演唐福睿:證明成功戲劇重點不在卡司、預算

(圖/三立電視)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戲劇類金鐘獎重頭戲之一「迷你劇集獎」競爭激烈,最終由入圍16項大獎的《八尺門的辯護人》拿下。導演唐福睿表示,八尺門能夠得到這個獎,證明一個成功的戲劇重點不在卡司、預算或是知名的IP,更重要的是回應這個時代的故事,還有說故事的方式。

本屆金鐘獎入圍最多16項大獎的《八尺門的辯護人》,最終如願抱回大獎最佳迷你劇集獎。同時也接連拿下男主角、編劇、最具人氣戲劇節目等獎項。

導演唐福睿說道,「八尺門能夠得到這個獎,證明一個成功的戲劇重點不在卡司、不在預算、不在一個知名的IP,更重要的是回應這個時代的故事,還有說故事的方式。」

《八尺門的辯護人》改編自同名原著小說,導演唐福睿同時身兼編劇、原著作者等3重身分。全劇以命案作為切入點,帶出具爭議性的死刑存廢議題,從律師轉換跑道踏進影視產業的唐福睿,將過去的法界背景轉化到創作上。

劇情敘述在基隆八尺門地區發生的滅門血案,一名印尼漁工殺死阿美族船長一家3口。李銘順飾演的佟寶駒,是同樣出身基隆八尺門的阿美族公設辯護人,被迫站在族人對立面為漁工辯護。

故事中有3個重要角色,分別是阿美族的公設辯護人佟寶駒、出身法官世家的替代役男連晉平、印尼看護Leena,3種身分、3個族群、3種語言,展現出3人不同的身分認同與權勢地位。

發生在1986年的「湯英伸事件」,是《八尺門的辯護人》的故事原型之一,鄒族青年湯英伸因遭到洗衣店老闆高工時、高勞力對待,還被苛扣薪資與身分證,某次酒後談判不成,盛怒下殺害老闆夫婦與其女兒,當時年僅19歲的湯英伸因而成為台灣最年輕的死刑犯。

《八尺門的辯護人》刻畫出原住民與移工的生活困境,藉由法庭攻防深度探討死刑議題與台灣多元族群現況。

823公投》重啟核三,你怎麼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