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台軍演期間小琉球現中國浮標 學者:不排除軍事用途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中方在台灣周邊演習當天,有漁民在小琉球西南方演習範圍外的航道,發現疑似中國海洋氣象浮標,時間點敏感,引發外界質疑是偽氣象、真情搜。學者分析,中方收集台海相關水文等資料,不排除可能有軍事用途,政府應留意中國在台灣周邊開展的氣象探測活動,阻斷國安疑慮。
黃色物體在小琉球西南方56.6浬處漂浮,仔細一看上面有「福建海洋氣象浮標海峽3號」等簡體字樣。這是屏東小琉球漁民14日中午在海上作業時,發現的疑似中國海洋氣象浮標。18日海巡接獲琉球區漁會通報,立刻派雲林艦到現場勘查。
琉球區漁會輔導股長曾毓宗表示,「在海上可能故障,所以沒有警示燈。如果沒有警示燈,在海上可能會造成航安問題,可能是它的固定繩索斷掉。」
南部地區機動海巡隊組主任王建民則表示,「雲林艦持續於現場觀察該浮標是否錨定,及擴大搜尋是否有類似浮標,並將相關資料通報有關單位進行研析。」
由於漁民發現的時間點,恰好也是中國在台灣周邊進行軍演的期間,雖然浮標在演習範圍外的航道出現,但出現時機點敏感,引發外界質疑中國是假氣象之名,行情搜之實。
學者分析,這類設備可以收集附近水文資料,即便中國原先設定是海氣象用途,但掌握附近海洋、氣象等資訊,仍有助軍事用途。
國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員舒孝煌指出,「多多少少可能會視為是對我們海洋主權的一種侵犯,特別是海軍來說,了解海洋的氣象其實是非常非常重要,所以你不能排除它可能是會用在其他地方,也許軍事,或是其他的用途也說不定。」
2024年初曾有裝有中國「北斗衛星」專用SIM卡的巨型黃色浮球,漂到澎湖沙灘;2023年11月底,該海域也出現過印有簡體字的中國海洋浮標漂流上岸,加上先前對岸常用空飄氣球擾台。
學者建議,政府要留意中方在台灣周邊開展氣象探測活動,必要時要有相關應處,阻斷國安疑慮。
黃瑀喬/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