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進口蛋爭議 監院提5項糾正、6改善意見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因應國內雞蛋需求,農業部2022及2023年委託畜產會,辦理進口蛋緊急調度計畫,向亮采及超思公司採購進口蛋,引發一連串爭議。監察院經過調查,今(30)日下午對農業部提出5項糾正、6項檢討改善意見,其中涉及短報進口稅款等問題的部分,也將交由檢調及財政部查處。對此,農業部表示會積極改進。
經過好幾月調查,監察院30日下午召開記者會,針對2022年和2023年,農業部委託畜產會承辦,採購亮采及超思公司進口蛋的爭議案件,對農業部提出5項糾正、6項檢討改善意見,其中有2項分別移送檢調及財政部查處。
監察委員田秋堇指出,「畜產會核付亮采公司的蛋款金額是海關辦報單,到岸價格將近2倍,亮采跟畜產會申請的時候,就包括製造、包材、運類的價格,但是跟我們的海關報價的時候,只有雞蛋的價格,疑似涉及違反《關稅法》。」
不只短報進口稅款問題,監委質疑,畜產會2022年上半年及下半年,分別跟亮采、超思採購日本蛋,但超思在雙方簽訂履約書時,公司根本還沒成立;採購過程,價錢只靠電話確認,進口時連基本數量跟品質都沒驗收,直接寄空白確認書,讓超思自行填寫相關作業程序全都便宜行事,突顯出農業部沒盡到監督權責。
監察委員葉大華表示,「農業部的決策慣性,是不是讓它過度信任跟授權畜產會的處理模式,以至於欠缺必要的監管措施。」
巴西蛋因標示錯誤有效日期遭下架,農業部去(2023)年因缺蛋而進口約1億5千萬顆蛋,卻沒訂定相關洗選作業規範及有效日期計算方式等,導致爆發一連串違規爭議及食安問題,監委也要求衛福部與農業部須一同檢討改進。
監察委員葉大華提及,「政策鼓勵造成業者自行進口過多雞蛋的問題,導致必須銷毀,銷毀又產生9130萬的銷毀成本。」
監察院認為,採購驗收、運輸等環節都需專業人力,畜產會計劃承辦人卻只有1到2人,導致監督不力,要求農業部檢討。
對此農業部表示,會積極改正相關流程規範及人員法紀訓練等,後續也會配合司法調查,儘快釐清相關爭議。
黃瑀喬/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