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環境部舉行碳費審議委員會 環團關切何時開徵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環境部下午舉行第4次碳費審議委員會,針對不同碳費費率,從每公噸100元到1000元共6種情境,模擬可能帶來的減量成效及影響。會中討論熱烈,會議開了超過3個半小時,不過對於國內生產毛額GDP、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衝擊皆不顯著。

環境部碳費審議委員會,5日下午2時進行第4次會議,委員出席踴躍,會中由環境部針對不同費率,將會有什麼減量成效及經濟衝擊進行模擬。

此次費率從100到1000元共6種情境,在完全沒有優惠費率狀況下,就算採最高費率1000元,對國內生產毛額最高減損0.4%,消費者物價指數最高增加0.27%,如果採優惠費率,影響更小。

環境部氣候變遷副署長黃偉鳴表示,「影響沒有太過顯著,就是影響算是不大。」

相較於經濟部早一步公布的3種情境,若收到每噸500元,GDP將減損0.8%、CPI將推升0.3%,環境部的評估則低於經濟部。與會的經濟部次長連錦漳強調,實際費率尊重委員會審議,但費率一定要跟國際接軌,以免產業失去競爭力。

經濟部次長連錦漳強調,「一定會參考我們競爭對手國,就是要跟國際接軌,一定是要跟國際接軌。如果在訂的過程有跟國際接軌,就不會產生你講的這種競爭力問題。」

與會的環團代表則樂見環境部公布模擬報告,但也關切起徵時間是否變動。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研究員林彥廷表示,「我是滿擔心後面,到底起徵的時間點跟費率會不會有一些影響?我們還是希望2024年的排放量可以全面徵收。」

環境部表示,也有委員認為應評估對個別產業的衝擊。另外環境部也公布了減量成效估算,如果排放大戶提出自主減量計劃,達到減量指定目標,適用優惠費率預估到2030年可減碳23到31%。

823公投》重啟核三,你怎麼看?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