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黑熊受困套索 林保署5年成功救援7隻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林業保育署台東分署,從民國108年起陸續接獲台灣黑熊受困套索獵具進行救援,一共救援成功7隻,除其中1隻脫逃外,其餘6隻全部都成功野放回森林,也沒有再下山的紀錄。台東分署目前已經和10個部落、100位巡守隊員合作,在中央山脈週邊巡邏,並要求部落自主管理狩獵期間,改用改良式獵具,避免再造成黑熊受傷。
林保署台東分署14日,帶著去(2023)年8月,在海端鄉紅石部落發現受困套索的一隻台灣黑熊「拉尼琥」,到深山野放。拉尼琥算是誤中套索後,經過照養沒有被截肢野放的台灣黑熊。
林保署台東分署表示,從民國108年開始救援受傷或是落單的小熊,一共有7隻,經過一段時間的照養和野訓,除了一隻利稻小熊自己跑回山林外,109年野放了廣原小熊和錦屏母熊、110年又野放一隻崁頂公熊、112年野放兩隻錦屏受困的黑熊,加上今年野放最後一隻收容的崁頂黑熊,一共野放了6隻,經過監測,除了去年野放的1隻高齡黑熊自然死亡,其牠在山區都正常生活。
林保署台東分署長吳昌祐說,「監測紀錄的過程當中,其實我們也都發現牠的生活狀況相當良好,而且都沒有再往過於淺山的區域移動。」
台東分署表示,保育台灣黑熊的工作會持續進行,特別是透過台灣黑熊生態服務給付計畫,已經和10個部落、100位巡守員合作進行黑熊保育,也結合部落自主狩獵管理,使用改良式獵具,避免讓台灣黑熊被誤捕受傷。
獵人林新良說,「牠不會因為腳套到之後,就不會痛、不會掙扎。」
林保署台東分署長吳昌祐表示,「在尊重原住民傳統狩獵文化的前提之下,能夠與部落族人一起攜手,來做瀕危物種的保育工作。」
台東分署統計,去年台灣黑熊生態服務給付計畫,已經發出46萬元的獎勵金,呼籲更多部落能加入,一起保育瀕臨絕種的台灣黑熊。
王介村/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