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工研院合作研發 應用AI科技助國內產業打開新商機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看準資通訊科技商機,工研院和國內業界聚焦在智慧醫療、運動與文化、智慧倉儲與新創這4大領域攜手打造20項技術,今(15)日對外發布成果。經濟部表示,去(2022)年台灣服務業產值高達13兆元,佔GDP 6成以上,未來服務業導入科技後不僅帶來便利性,也將提升產業競爭力。

輕輕拍打樂器,跟著音樂節奏打節拍,這看似簡單的傳統樂器,其實背後連接上AI智能訓練系統,能感測拍打者的節奏感和拍打力度,進而掌握他們的感知變化。

國內不少長照機構或兒童早療中心,都有引進這套系統作為音樂治療。

工研院智慧診療系統部工程師洪雋皓表示,「會知道什麼樣的健康狀況,手腦協調,還有你的反應力。」

原來這是國內工研院和多家新創公司合作,研發出20項技術成果,包含智慧醫療、智慧倉儲、新創和運動與文化科技4大領域,無論是購買電子旅遊票券,或是在家中和其他朋友遠端連線打高爾夫球,都能做虛實整合的沉浸式遊戲。

工研院表示,期望透過AI科技的力量,協助國內產業打開新的境界和商機。

工研院服科中心執行長鄭仁傑認為,「AI 2.0將可以把企業的員工提升到另外一個新境界,他的賦能被提升起來,那會有20%到30%的效能的提升。過去的中小企業服務業抓不到客戶,抓不到這個行銷市場,透過生成式AI可以大力幫助這一塊的缺口。」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長邱求慧指出,「服務業它其實是占我們國內的生產總值的61%,它的就業人口高達680萬人,接近6成之多,所以服務業對我們整個的經濟發展、整個經濟成長,是占有一個很重要的角色。」

藉由生成式AI所產生的文字、影像或聲音,未來可望應用在內需型服務業,產業升級也推升產值。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