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印度人口優勢促醫材業發展 人才供應成挑戰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新冠疫情席捲全球期間,印度作為最大的疫苗生產國,地位舉足輕重,甚至當時全世界有25%的注射器都是印度製造。人口紅利的優勢,使得醫療器材產業蓬勃發展,印度政府在全國各地建立醫療器械園區,但也出現人才供不應求的困境。印度會如何面對呢?

走在印度街頭,幾乎看不見戴口罩的人。疫情期間,印度每月平均可生產約7000萬劑的新冠疫苗,是有效降低疫情的關鍵之一。醫療產業的實力,經此一役,驚豔全球。

疫苗注射需要針筒,新德里附近的衛星城市法里達巴德,隱身一座全球前3大的印度醫療器材製造工廠。

印度HMD醫療器材公司董事拉吉夫・納斯表示,「在新冠疫情期間,在全球80億支注射器的需求量中,有20億支是來自我們。我們最主要的產品是注射器與針筒,我們1年的產能是60億支針筒,1天可以生產2000萬個,也就是1小時生產80萬個。」

根據印度政府推估,印度醫療器械市場到了2030年,可望增長到目前規模的4倍,前景雖然看好,不過挑戰也不少。

印度HMD醫療器材公司董事拉吉夫・納斯表示,「市場上大約80%的產品都來自進口的,印度的醫療器材非常仰賴進口,我們需要的是政府的政策支持。」

在地企業需要政策支持產業發展,印度政府為了醫療器械製造打造健全的生態系統,開始在全國各地建立新的醫療器械園區。包含喜馬偕爾邦、中央邦、北方邦和南部的泰米爾納德邦,積極投入本地製造的建設。

鄰近泰米爾納德邦的卡納塔卡邦,也是印度醫療器材製造的重鎮,一間以電子醫療產品著稱的精密醫療儀器製造商,近期即將在首府大城班加羅爾成立新的大型生產基地。

印度BPL醫療器材公司執行長蘇尼爾・庫拉納說:「我認為最大的挑戰是,印度在研發方面沒有投入太多精力,研發是一個差距。」

印度人口基金會主席普納姆・慕特雷賈表示,「我們的學校教育系統,無法提供足夠的技能培訓給準備進入就業市場的人們,的確有高等教育學院,像是印度理工學院(IIT)等,但是市場人才需求遠超過供給的速度。」

產業需要人才,超過14億的人口總數,猶如印度這頭崛起的南亞雄獅身上,根根相連的毛髮。教育是牠的雙眼,如何治癒與時代需求脫節的病灶,看得更長遠,是印度眼前不可忽視的重要課題。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