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直播

奧地利畜牧業萎縮 農場轉型精緻路線友善動物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奧地利阿爾卑斯山的畜牧業因為生產成本高,近年來逐漸萎縮,有業者轉往精緻路線發展,以永續現代風格的木造建築,和動物友善的環境,生產乳製品與周邊美容產品,在產業危機中,開闢新的生路。

山羊們曬著太陽,好奇的跟鏡頭打招呼,奧地利西部的阿爾卑斯山上,梅茲勒牧場相當顯眼,大片玻璃窗與太陽能板,搭配使用在地雲杉建造,線條俐落的木造屋舍,散發著永續現代的時尚感。

動物福祉更是優先考量,近百隻山羊住在寬敞的獸欄內,有架高平台可以休憩,行動自由沒有壓力,羊奶、起司等產品自然優質,獎牌掛滿了牆面。

農場業者梅茲勒表示,「如果我們的農場動物養得好,自然會對最終產品發揮影響,一方面畜牧法變得日益嚴格,另一方面消費者要求也變高,因此我們不光是遵守法律,而是盡可能讓動物們活得舒適。」

奧地利是個9百萬人口的阿爾卑斯山國家,畜牧酪農是最傳統的產業,但是受到惡劣天候、地形陡峭、固定成本高、產量少的限制,過去30年來,全國20萬個農場已經消失一半,目前農業只占GDP的1.5%。

為了逆境求生,58歲的梅茲勒接手西部福拉爾貝格州這處家庭農場後,找來農場出身的建築師重新包裝,轉往高端品質路線發展,兼顧生產線,倉儲,冷藏等功能需求,還開發出一系列乳清蛋白的美妝產品線,脫胎換骨打造新氣象。

農場業者梅茲勒提及,「我們透過產品開發等方式,讓農業變得更創新一點,然後我們面臨建設生產設備與投資的挑戰,當我們打造新設施時,我們也想透過建築表達創新理念。」

梅茲勒指出,農場所在的福拉爾貝格州,有悠久的設計與建築底蘊,木造結構建築向來受到重視,工匠手法展現時代精神,近年來越來越多建築系學生,對農業領域開始感興趣,也有更多民眾反璞歸真,渴望了解食物的來源。

農場持續向公眾敞開大門,讓當地自然人文,加上建築優勢,成為行銷利器,幫助自己跟子孫,能逆勢在畜牧產業繼續安身立命。

您的參與,
讓公共服務更完整!
閱讀、按讚,就能客製您的專屬推薦新聞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