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出2件疑圓山文化史前陶 北市金華社宅基地暫時停工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北市金華社宅基地位在舊台北監獄範圍,日前有團隊在尖底明溝提取揭露作業時,發現2件疑似是史前陶的文物,陶質研判接近圓山文化。團隊立即暫停提取作業及工程,後續要辦理文資審查、專案小組會勘,研商是否給予尖底明溝文化資產身分。
龍門考古負責人陸泰龍說道,「它是一個陶器的一部分,就是陶把。」
外表磚紅色帶土色的碎塊,考古學家研判是史前陶的陶把;另一塊帶點厚度,則疑似是用來支撐陶罐的傳統器具陶支腳。
龍門考古負責人陸泰龍提到,「這個陶支腳它會有3支腳,3支腳作用是什麼,上面可以放一個甕。」
這兩件疑似史前陶的文物,是從台北市金華社宅基地的台北監獄圍牆遺蹟旁所發掘的。當時開發單位正在進行尖底明溝提取作業,底部意外出現這兩件文物,團隊研判陶質接近圓山文化,距今約3千年,是台灣北部最重要的新石器文化。
陸泰龍指出,「像這樣類型的陶把在圓山有看到,在訊塘埔也有看到。所以現在是要把它放在圓山文化,還是放在它的早一個階段,目前還說不準。」
金華社宅基地試掘時就已挖掘出數百件文物,歷史還可以追溯回清朝的尖底明溝、燻蒸室及放腳基礎;現在又再度發現疑似史前陶,已經立即停止取掘,將在下週辦理文化資產價值審查會勘。
台北市文化局文資科長邱稚亘表示,「目前這個東西是重大發現,所以我們都有請工地施工基地先停工,原則上應該會盡量朝原地保存的方式處理。」
文化局表示,將邀集文資委員共同研商尖底明溝是否給予文化資產身分,後續依《文化資產保存法》來辦理。都發局表示原先計畫是保存遺構並展陳,使遺構與社宅共存共生,會依文資會決議來做後續決定。
徐珮華/編輯